陕西教育·教学2023年第9期

陕西教育·教学

陕西教育·教学2023年第9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陕西教育·教学》(原为《陕西教育》)创刊29年来,一直立足陕西,面向全国,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近几年来,杂志以课改为重点,以服务教师、服务教学为宗旨,紧扣教育教学,释疑解惑,注重引导,加强专题研究,以其权威性、可读性、超前性赢得广泛赞誉。

目录

关注与引领 | 做一个开放的现代教师

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也是一个重建的时代,更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作为教师,在一个开放转型的世纪,应该怎样做一个开放的现代教师呢?蹲下身来,教师要大气。大气是开放的内在表现。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校长范胜武

关注与引领 | 让数字化实验技术点亮中学化学课堂

数字化实验是指以真实实验为基础,通过各种传感器替代部分传统的仪表,将采集的实验数据交给计算机处理,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呈现实验现象,揭示实验规律的实验手段。应用数字化实验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解决一些现象不

关注与引领 | 融合数字化实验 助力学生认知发展

化学课标中指出:改变在实验中注重动手但缺少思考的现状,强调高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学科核心概念选择开展匹配的数字化实验,通过清晰直观的曲线反映实验过程中的动态数据变化,为探究实验本质提

关注与引领 | 聚焦数字化力量 推动化学教学融合创新

数字化手持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智能控制等进行实验的技术系统,具有实时性、准确性、便携性、直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可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关注与引领 | 巧用数字化实验 深度解析高中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是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重要概念,这些概念抽象难懂,教材缺乏对应的配套实验,导致师生的思维

关注与引领 | 借助数字化实验 创新化学教学模式

数字化实验因其具有可视化、数据采集及智能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本文是数字化手持技术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有效尝试,笔者采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纯水电导率,证明了水是极弱的电解质。一、教材分析《普

关注与引领 | 关注三个维度 促进素养培育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学习状态、教学状态、课堂活动状态三个方面入手。一、关注学习

关注与引领 | 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灵动

“灵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语文课堂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融综合性与实践性于一体,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富于变化,灵活多样。灵动的语文课堂,立足课标,投情入境;基于语言,自然

课程与文化 | 西部县域培智学校校本课程探索与开发

陕西省眉县特殊教育学校立足于西部县域培智教育发展实际,通过构建一套适宜于西部农村县域培智学校的课程体系,编写一系列培智教育校本教材,探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特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升教师专

课程与文化 | 网络智能环境下学生移动学习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而在网络智能环

课程与文化 | 微课应用于“三个课堂”的有效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微课在“三个课堂”中应用的有效性日益凸显,而在教学中创新性地应用微课,体现立足新时代,发展新理念,基于新手段,助力课堂革命,彰显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智慧。一、微课应用的创新性(一

管理与创新 | 构筑校园安全屏障网 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

榆林高新第四小学创建于2014年8月,是榆林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管理的一所公办小学。建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平安稳定、和谐文明的内外环境为学校健康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学校教

教材与教法 | 关注个性差异 提升育人效能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了解差异、正视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

教材与教法 | 开展群文阅读助力语文教学探索

如果课堂阅读教学局限于教材,一方面选择性不多,另外一方面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而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极大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群文阅读的选材,这样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

教材与教法 | 基于“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协同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课题、教研、教学相分离的问题,笔者基于“单元教学”理念深挖协同教学模式,以期为其他学校及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一、明确主要任务,设立层级化递进目标(一)依托教育发展形势,确定宏观目标着眼新时代教

教材与教法 | 用“真诚”讲好思政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情景化、议题式、大单元式教学为思政课注入了活力,但思政教师却把很多精力和心思花在了追求教学“套路”上,忽略了追求真理应该有的态度,使得思政课

教材与教法 |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教学结构,注重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

教材与教法 | 设计多样化作业激活学生思维潜能

在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忽略了作业设计的多样化,导致学生抄作业或作业走形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活学生思维潜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形式多变、内容丰富有层次、内涵开放有深度的作业,对提高课堂

教材与教法 | 数学作业的设计与优化探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很多教师开始通过优秀的数学作业设计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不仅是对课程内涵进行的再创造和深化,同时还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教材与教法 | 全学科阅读的意义及实践策略

全学科阅读是指根植于所有学科,以提高学科素养、拓展学科视野为目标,实现课内与课外、科内与科外、知识与能力的衔接与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阅读策略。全学科阅读打破了“阅读从属于语文学科”的壁垒,将阅读内

教材与教法 | 语文课堂讨论有效性研究

学生语文课堂讨论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然而一些教师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常常导致课堂讨论效果不佳。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寻找到语文课堂讨论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

素质与素养 | 新时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实践与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10月颁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以中央名义下发的关于教育评价的文件,方案中明确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

素质与素养 | 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正向行为支持方案

由于自身发展缺陷,智力障碍儿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课堂干扰。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知觉范围窄,知觉准确性差,知觉积极性不足,注意水平低,以无意注意为主。而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对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干预不

素质与素养 | 幼儿园地面环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蒙台梭利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均指出要重视环境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