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论语 | 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是一件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要事、急事和难事,重要性和紧迫性自不待言,其难点主要在于“设计”和“落实”之难。破解这两大难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目标导向,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目标导向理论
专题聚焦 | 国家安全教育进课堂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编者按国家安全教育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创造性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阐发国家安全教育进课堂的价值意蕴,把脉实践中的现实困境,多措并举,着
专题聚焦 | “演学”活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 [摘要] 国家安全教育要融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关乎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的培养。依据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梳理了国家安全教育知识点中有关小学外语教学的内容,探索出利用
课程导航 | 高品质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的困境及其突破 [摘要] 构建完善的教育质量监测是促进高品质高中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价值负载活动,体现特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精神;高品质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存在一定的困境,研究以“投入—过程—
课程导航 | 高品质高中教师专业非连续性发展的监测研究 [摘要] 打造高品质教师队伍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为高品质高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角,其中的“危机”“遭遇”“唤醒”等非连续性教育形式,能够有效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
课程导航 | 高品质高中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 [摘要] 当前,有关高中学生个体发展的评价仍存在重智、轻德、弱体、抑美、缺劳的现象。新时代教育质量评价指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品质学生,实现学生个体发展评价从“对人的评价”到“为了人的评价”。研
名师课堂 | 结构化:核心素养导向下新课标的课程内容重构 [摘要] 新课标提倡以六个学习任务群为抓手,采用学科实践的新型学习方式,重新构建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将新、旧两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对比,提出重新构建结构化的课程内容的三种路径,即从单篇教学转向大单元统整
名师课堂 | 基于“UbD”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摘要] “理解为先(UbD)”是一种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法,强调目标(结果)、评估和教学三位一体、环环相扣,包括“明确预期学习成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规划相应学习活动”三个阶段。为优化与改
课程教学 | 小学高年级英语故事教学的育人实践 [摘要] 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材文本与知识的难度加深,学生的表达愿望随着难度的增加有所降低。研究以四年级Read a story故事板块为突破口,通过对教材故事的整理,发现其典型性和教育点,课前重设计,
课程教学 |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摘要]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英语深度学习的实施路径。本文从设定单元整体目标与层层递进的课时目
课程教学 | 基于深度学习的SHERAS模式英语阅读课小组活动 [摘要] 在英语阅读课小组活动中渗透深度学习理念,运用SHERAS模式落实浸润型策略,让学生真正得到深度学习后的产出;研究从学生立场(S)、高阶目标(H)、有效设计(E)、真实情境(R)、自由氛围(A
课程教学 |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微项目化学习 [摘要] 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为例,从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出发,立足项目化学习,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定位核心价值,以儿童的认知困惑设计驱动性问题,创设“穿越”情境,并依托单元长作
课程教学 | 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主题情境教学设计 [摘要] 以大概念为核心的主题情境教学设计强调为理解而教,依托真实性主题情境,将学科知识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达到真实性学习的目的。以《自由平等的真谛》一课为例,通过分析解读单元内容,创设真实主题情境,
课程教学 | 利用央馆“虚拟实验室”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摘要] 央馆“虚拟实验室”是网络时代的新型教育资源。本文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虚拟实验导学,以虚促实;虚拟实验主导,以实验虚;虚拟实验启发,以虚创新,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关键词] 虚拟实验室;初中
课程教学 | 科学精神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养成路径 [摘要] 通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相关案例分析,尝试总结科学精神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养成路径。研究提出,在科学实验的定量分析、科学现象的解释澄清、科学建模的推理论证、科学实践的合作修正,以及科学成果的质
课程教学 |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摘要] 高中美术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美术育人的重要任务。高中美术鉴赏课是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要探索和构建起新的教学策略,充分落实新课改理念,利用好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美术教学
热点透视 | 中学化学课程思政的课堂渗透 [摘要] 课堂作为中学阶段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必然要肩负起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中学阶段实施课程思政,需要厘清三个核心问题,即课程思政和中学化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和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
热点透视 | 化学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和突破路径 [摘要] 当前,化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素材标签化、内容堆砌化、缺乏逻辑性、形式单一化、情境低效化、教学功利化等现实困境。研究从配套素材资源、教师知识储备、教师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归因分析,提出教
热点透视 | 初中化学大概念引领的概念建构教学 [摘要] 大概念是化学教学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承载着单元的特质化素养发展功能,并对单元其他教学内容的学习起着统领作用。教师应基于大概念发展化学观念,统整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本文以初中化学“碳中和”
学科素养 | 培养数学品格,让数学学习更具动力 [摘要] 数学品格是指通过数学学习形成的品质和修养,包括数学精神、数学情感、数学态度、数学意识等要素。数学品格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现在由“教书”走向“育人”,由“死记”走向“体悟”,
学科素养 | 融合数学思维,探索美学奥秘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素质教育也逐渐渗入所有科目之中。通过将艺术元素渗入小学数学课程中,结合图形、线条的变幻,让科学的知识和美融为一体,碰撞出具有科学知识和艺术美的火花。同时,在数学课程中融
学科素养 | 巧设计突破定式 精布局提升价值 [摘要] 数学练习课在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训练数学思维和生成数学智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练习课存在重量轻质,练习目标不明确;重点轻面,练习层次不清晰;重练轻思,练习反思不
学科素养 |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摘要] 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是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数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能力,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研究立足小学数学阅读现状,提出趣味阅读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原动力,并对提升
学科素养 | 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 [摘要] 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引入项目式学习法,综合考虑教材单元、学生学情和整本书文学价值,整体创设问题情境,确定核心问题及一系列驱动任务,有助于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文学科素养。本文以
学科素养 | 小学人工智能体验课堂实施的思路 [摘要] 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探索人脸解锁”项目为例,对
校本探索 | “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作业评价管理实践 [摘要] 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大数据大量、多样、高速和价值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通过数据分析技术为每个学生进行“真实画像”,形成可
校本探索 | 科学家精神涵育学生品格的校本实践 [摘要] 科学家精神糅合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诸多要义,展现出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包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大精神。学校应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积极探索
特色样态 | 儿童视角下德育活动的价值挖掘与实施路径 [摘要]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跃迁点,需要实现身份角色的转变。学生在向社会性角色和学习者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不适和困难。在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下,统整育人情境,开发入学衔接课程
特色样态 | 对“标”融合 文以载“劳” [摘要] 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学校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互通已成为主流趋势。其中,劳动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既能够让劳动教育扎实开展,又能赋予语文教学新的内涵。本文结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特色样态 | 构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场域 [摘要] 劳动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提升技能、锻炼体魄、淬炼意志、立德树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标将跨学科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学科间互通关联,推动课程综合化、系统化实施。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融合劳
教悟思考 | “七好”策略,助力学生高质量自主学习 [摘要] 未来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聚焦学生根基性、综合性、生长性的生长人力培养。自主学习力是生长人力的核心,其从学习、成长与生活本质规律出发,打通三者界域,聚焦关键结构,构建起“七好”自主学习策略,即
教悟思考 | 积极心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单元目标为导向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领略自然美,渗透欣赏教育,学会热爱生活;领悟亲情美,渗透情感教育,强化责任意识;感受智慧美,渗透挫折教育,培养自强精神;体味人生美,渗
教悟思考 |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 德育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情感的洗礼和道德的熏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