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 从中考物理试题看对科学探究能力测试的探索 【专家介绍】廖伯琴,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国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及修订组负责人,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物理教育与普及专委会主任。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教学改革 | 解决原始问题 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摘   要: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都提出要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结合邢红军教授的自组织表征理论,提出解决实际问题应经历模型建构、逻辑推理、实验探究三个阶段,并结合具体的例子阐述如何通过
教学改革 | 基于ICAP学习框架下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分析 摘     要:ICAP学习框架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ICAP学习框架引入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模式之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
教学改革 | 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制订与教学策略探讨 摘   要: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实践目标,结合“电容器的电容”阐述了教学目标的制订策略,从深度理解、批判性思维、知识迁移等深度学习的目标出发,讨论了在课堂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同时对教
教材研究 |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探讨 摘   要:从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栏目设置和习题选择四个方面,对2004年版和2019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重力”部分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新旧教材中“重力”部分的对比分析结果,以培养学生
教材研究 |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物理教材旁批研究 摘   要:物理教材正文旁侧的旁批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过去少有研究系统考察其教学功能。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构建了教材旁批教学功能的分析框架,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教材研究 |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索 摘   要: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倡导基于真实情境、问题、任务、项目开展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项目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
教学设计 |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范式比较研究 摘   要:电场强度是学生定量认识场的首个概念。通过梳理电场强度的教学逻辑,透视教学设计背后的研究思路,发现其教学设计范式主要分为三类:总结式教学设计范式、类比式教学设计范式和显化科学方法的教
教学设计 | 以方法促知识 借知识显方法 摘   要:以“磁体与磁场”为例,论述如何设计并优化“知法并行”的物理课,使其更具备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关键词:知法并行;物理科学方法;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7
考试研究 | 掌握物理核心概念“压强”突破“固体切割叠加”问题 摘   要:以初中物理阶段的典型试题为素材,对以考查压强知识为载体的“固体切割叠加”情境类试题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型总结归纳“切割”“叠加”和“切割叠加组合”三种典型情境的解题思路,并以重庆市
考试研究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考物理试题之情境创设例析 摘   要:真实的试题情境是遴选试题素材的一个重要因素。真实的试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解决基于真实情境提出的问题,此过程就是落实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以中考物理试题为例,剖析试
物理实验 | 一种摩擦力可视化的演示实验装置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实验的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以自制力传感器和手机软件Phyphox之间的“蓝牙通讯”为背景,结合实验通过Phy
物理实验 | 动圈式扬声器演示仪的设计、制作、改进与拓展 摘   要:基于动圈式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线圈版、平面版和纸盆版动圈式扬声器的原理、设计改进和拓展应用。这些扬声器取材方便、设计巧妙,其实验演示现象生动有趣,可以有效展示电磁声的相互作用。
问题讨论 | 从“相对误差”谈收尾速度的合理性设问 摘   要:针对一道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平动时的收尾速度题目出现的科学性错误,给出了用相对误差在解决数据不自洽时的修改建议,为科学命制此类试题提供参考。关键词:电磁感应;导体棒;收尾速度
问题讨论 | 对风力的定量分析 摘   要:风是由于空气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利用物理方法和思维,从理想情况出发,分别计算了风的两个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数值关系,是在高一地理课本上定性介绍这两种力的基础之上的进
问题讨论 | 关于一个水力采煤问题的反思 摘   要:关于一个水力采煤问题,分别用动量定理和伯努利方程两种方法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并不相同。对两种方法进行反思和对比,得到了两点新的认识,纠正了对伯努利方程分析法及所得结果的认识偏见。关键
课程资源 | 大概念背景下的物理项目式学习 摘   要:从大概念的角度出发,整合物理项目式学习,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以“桥的设计”为例建立大概念背景下的物理项目式学习设计框架。不仅丰富了大概念和物理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成果,也为培育学生
课程资源 | 动量守恒定律在滑块—斜曲面模型中的应用 摘   要: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爆炸、反冲等问题上应用广泛,新课标要求学生会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考查动量守恒定律与斜(曲)面轨道的结合是历年高考的重难点,总结了该问题模型的三种不
教师教育 | 以知识溯源为抓手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源头过程中促进其掌握知识本质,在引发学生质疑过程中显化思想方法教育,在探寻公式意义过程中凸显思维训练等,以实现让学生掌握
教师教育 | 基于“减负增效”理念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实践探索 摘     要:“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强调了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实施活动之一,作业的功能也需要随之重新定位和挖掘。长期以来,传统的作业观把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