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2年第7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22年第7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少男少女》杂志本着“发现小作家,培养小作家”的办刊宗旨,本刊倡导个性、创新、思辨、人文,鼓励贴近时代、关照现实的文学创作,努力为每一位文学青少年开辟一片发现自我、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文学家园。

目录

卷首语 | 丰富多彩过暑假

暑假来临,迎接孩子们的是多姿多彩的假期生活。如何制定合理健康的假期计划,能让孩子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安全而有意义地度过丰富多彩的暑假?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让孩子

学校管理 | 城市化进程中的特色课程构建与实践案例

摘 要:将实现学生长远发展、学校持续发展、民族永续发展为己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小学开发特色课程,课程以“知礼守规、富有涵养、兴趣广泛、乐于实践”为课程目标,分成“规矩”“学识”“志趣”“行动”

科研交流 | 促进深度学习的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双减”政策下,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成为当下初中历史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双减”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深化课堂。在新课改下,“一切都在课堂”,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

教学研究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摘 要: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应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为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笔者通过创设情境、活动配合、把握教材、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提高学生说话

教学研究 |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摘 要:实验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需要相关教师高度重视,这一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易于学生理解,并且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小学

教学研究 | 巧用思维导图 焕发语文教学蓬勃的生命力

摘 要: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的,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可视化的思维方法。在“以学定教”成为课堂核心的今天,活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课改的手段之一。笔者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

教学研究 | 发挥希沃白板优势 提高教学效率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广州几乎每一间教室都已经配备了交互白板设备,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培训,许多教师仍然在先进的技术产品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希沃白板是一款在交互白板上通用的软件,近

教学研究 |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63~64页内容。二、教材内容分析三角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学生都已掌握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而且学生已经学过角的分类、认识每类角的特征,

教学研究 | “点线色,你我他”

一、单元作业的设计(一)课标要求分析综合运用点、线、面、色进行想象与创作,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把握技能要点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合作、探索、创造等学习体验的活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

教学研究 |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一则关于李白的传说:李白打算放弃读书时,在象牙山的溪边遇到一位磨铁杵的老奶奶,他从老奶奶“欲作针”的简短回答中明白坚持的重要性,阐明

教学研究 | 小学五年级学科融合寒假作业设计

一、作业主题探寻广府韵,“疫”起迎虎年。二、作业目标鼓励学生在疫情期间留穗过年,有计划地进行寒假活动,在丰富的作业体验中体验广府年味、了解广府文化,感受广州的人文魅力,从而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更有归属感

教学研究 | 小学二年级劳动教育“蔬菜沙拉”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根据劳动教育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劳

教学研究 |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nbsp 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2页例3及相关练习。二、教材分析笔算乘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而其中的难点之一就是进位问题。本课内容是教学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研究 | 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本单元注重对学生语言感悟和表达力的培养。借助细致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体会字里行间的

教学研究 | 心理课“网络使用会节制”活动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1. 学情背景:小学生处于心智发展的阶段,自律性较弱。此外,处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是网络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能够迅速接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互联网的迅

教学研究 | “方程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二、教材分析方程学习非常重要。“方程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本课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

教学研究 |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9页内容“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二、教材分析“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9页内容。教材编排这一内容作为问题解决,意在突破传统意义上解

教学研究 | 《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和《彩虹》四篇课文。其中《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家庭过端午节、

教学研究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5页例4。二、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直接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通过探索,逐步概括出长方

教学研究 |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6条“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学生在

教学研究 | “智能小助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广州市教研研究院《人工智能》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主要体验智能小助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了解其中应用的人工技能技术,认识智能助理系统的优势和不足,对改进智能助理系统有自

教学研究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9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二、教材解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父母之爱

教学研究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

教学研究 | 尊重差异 融合共赢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需求儿童,国家倡导全面融合教育。这种教育思潮强调所有个体应该有尊严地接受各种教育安排,并且公平地整合于主流教育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特殊需求儿童走进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与番禺区城区学

教学研究 | 在游戏化课堂中体验学习乐趣

《动物说话》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动物”中的重要内容。课程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描写动物的歌曲,并将自己喜爱的动物编成新歌词演唱,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

教学研究 | 小学三年级“年、月、日”作业设计案例

一、作业目标1.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年、月、日相关知识,学会运用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能力。2. 创新体验目标:通过作业

教学研究 | “废旧电池的危害与回收”实践活动案例

一、活动背景电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遍布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电池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与日俱增,废电池引起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电池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德育研究 | 享劳动之美 品劳动之乐

摘 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促进全市中小学开好劳动教育课,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石碁小学建立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德育研究 | 新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小学育人策略

摘 要:农村小学教师利用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是时代的要求。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小学育人内容更加丰富、育人形式更加多元、育人环境更富个性。农村小学教师可以利用以下育人策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模式 运

德育研究 | “双减”政策下,赋能家庭教育的方式转变

摘 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个国家有没有希望,一个民族有没有未来,有无优质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指标。为使我国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国家实施“双减”政策。“

德育研究 | 城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目前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环境,离开自己原本生活的城市,到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工作打拼,因此产生了大批的“城市留守儿童”。虽然城市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

学前教育 | 积极暗示对幼儿捣乱行为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随着探索范围的扩大、认知能力的发展,常常

美育研究 | 论书法的修心之道

摘 要:“言,心声也 书,心画也。”书法是在宣纸上用笔墨呈现的独特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书法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书法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同时还能激发学生

教育叙事 | 我与家长写“情书”

一、案例背景连续一个星期,我发现小曾存在作业质量较差的现象。我多次在微信、电话中跟其家长反馈情况,希望家长能多督促,其妈妈也在作业登记本中多次反映该问题。由于这段时间准备期末考试,在做完作业后,妈妈还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