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评论2024年第9期

商业评论

商业评论2024年第9期

月刊 商业财经

简介

《商业评论》是由中国社科院主办,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的管理刊物,创刊于2002年。《商业评

目录

编者寄语 | AI焦虑何时消

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爆了AI(人工智能)时代,众多科技公司争先恐后地All in AI。企业家们普遍陷入了焦虑:AI在多长时间内、多大程度上能成为新的生产力?自己的企业如何将业务与AI结合,跟上

拆文 | 拆文

前瞻思维熬过衰退的六个法则 26阿兰·利巴尔特(Alain Liebaert)西方的纺织工业已几乎全线崩溃。在比利时,相比1960年代,只有五分之一的纺织厂活了下来。利巴尔特纺织品公司在2002—20

前瞻思维 | 熬过衰退的六个法则

西方的纺织工业已几乎全线崩溃。我的曾祖父马塞尔在1887年创建了利巴尔特纺织品公司(Liebaert Textiles)。作为执掌这家公司30多年的CEO,我亲身经历了纺织业的衰落。一个多世纪以来,我

新消费101 | 方便面,终于活成了“高贵”的样子

“我好像快吃不起方便面了。”这样说确实夸张了点,但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瞬间的认知转变:记忆里寻常平价的方便面,价格却陌生得好像过了几个世纪。事情是这样的:一次去火车站的行程中,因为没提前准备吃食,笔者走进

新消费101 | 消失的网吧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全国范围内消失了7万家KTV,昔日热闹的、属于年轻人的娱乐、社交场所,如今成为了中老年人的聚集地,而餐饮也成为KTV的“标配”,甚至有KTV将火锅搬进了K歌包房。如果说KTV曾经是

新消费101 | 洋啤酒,被中国人抛弃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进口啤酒给人以“好喝”“价格不便宜”等印象。不过,鉴于其近年的表现,恐怕躲不掉“不好卖”的标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5月,中国累计进口啤酒13.411万千升,同比下降32.

新消费101 | 博物馆“下凡”

逛博物馆是件正经事——以前这么认为没问题。毕竟,对于心理压力大且羞赧的朋友来说,被人调侃一句“呦,文化人啊”,都得脸红半天。神奇的是,现在,这件事在人群中的天然结界消失了。换言之,博物馆,成了任意旅游

案例复盘 | 业务收缩为何这么难

G集团是代工行业某个细分领域的全球头部企业,业务遍布全球各地,年销售额在30亿~40亿元。集团创始人于1980年代初在华南创办了第一家工厂。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集团逐步发展壮大,业务拓展到众

案例复盘 | 武田制药:创新驱动飞轮效应

中国医药行业正在经历飞轮效应,创新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旋律。《“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而创新药更是被首次列入

智能商业 | AI助力企业的四个层次

ChatGPT-4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属于AI(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AI能够给企业带来哪些助力,是企业家们都在思考的一个现实且急迫的问题。我们实地调研了国内不同领域的龙头企业在AI领域的最新应用,

第一体验 | 我做肯德基公关的那些年

危机管理在我的公关生涯中占了很大比重。每当想起,犹然可以感受到彼时的惊心动魄。随着处理的危机越来越多,不断复盘自省,思考越来越深入,我对危机管理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世界太平。不是

专题 | 好战略来自正确的战略观

战略的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商鞅变法、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均是中国历史上极佳的战略范例。亚马逊、苹果、谷歌、华为、美的、海尔、阿里巴巴、腾

专题 | 经济不好时,销售如何成单

当经济恶化的时候,专业销售人员会担忧下一笔销售订单和佣金将来自哪里,焦虑在哪里寻找到新客户,发愁如何留住现有客户,一想到这些事情就焦头烂额。在困境之中,寻找快捷键和突发奇想,期待快速改变当下窘况是人的

SMR专刊 | 别因看未来而毁了现在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对未来有所准备,在形势不确定时,更是想有备无患。如今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许多高科技企业的股票从年初开始暴跌。新冠疫情也进入了第三年,产业链危机加剧。尽管

SMR专刊 | 职场中如何交朋友

不记得从何时起,我和弗朗切斯科(Francesco)开始用地点来指代我们的友谊。但是在将近30年前,当我们俩被医学院轮岗实习折磨得痛苦不堪时,停车场和内科病房大楼之间的一处花坛成了“友谊”的象征。所以

SMR专刊 | 为什么这些高管注定失败

C级(C-level)高管的平均任期,为何只有短短5.3年?首席营销官(CMO)和首席信息官(CIO)的平均任职年限,为何很少能超过4年?答案可能就藏在高管猎头用来按图索骥的职位说明书里。本文作者之一

SMR专刊 | 五招让一对一沟通更高效

职场人日常工作繁忙,常常在最后期限逼迫下疲于奔命。因此,要他们定期按下暂停键,进行一对一面谈,似乎是在浪费时间。许多人觉得这么做非但不必要,而且十分痛苦且刻板。根据Humu公司的研究,这种感觉相当普遍

SMR专刊 | 如何管理“泛员工队伍”

“你如何定义自己的员工队伍?”我们曾在多项全球管理调查问卷中向数十位高管提出这个问题。最常见的答案也最令人惊讶。少数高管十分确信地表示,他们的员工队伍无非是在职员工罢了。但绝大多数高管,尤其是那些站在

SMR专刊 | AI来了,责任感丢了

随着人工智能(AI)在自动化系统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AI会如何影响人类自身能动性不再是所谓的理论问题,而是摆到了现实面前。毫无意外,在“相信AI!”的大力推荐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AI,人类经

SMR专刊 | 换工作时应考虑的五大因素

问题:我刚从一个管理岗位离职,目前正在考虑一些新的机会。之前我最看重的两样——薪酬和职业发展道路——已经不再是首要考虑因素了。在采取下一步行动前,我应该着重考虑哪些方面呢?我们在职业发展的早期,评价工

SMR专刊 | 开掉劣质客户

我们喜欢客户,并且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来研究他们。在开展研究、教学和咨询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一再敦促高管们倾听客户的声音。然而,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一个尴尬的事实:有些客户对你毫无益处,甚至可能会毁掉你的

SMR专刊 | 为什么客户对你的高溢价不买账

请想象一下,当一位高管公布计划,承诺会给组织的财务业绩带来重大而持久的影响时,众人会爆发出怎样的热情。“我们的新产品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是市面上任何其他产品都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他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