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2024年第5期

茶道

茶道2024年第5期

月刊 旅游美食

简介

《海峡茶道》是以海峡两岸的茶人、茶事、茶道、茶境、茶企、茶经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专业类实用型杂志,是茶道的最佳文化载体、行业信息的最佳传播载体、业内人士的最佳交流平台、茶叶爱好者的最佳首选读物。

目录

一期一会 | 找寻心中的茶树

茶,一片绿叶的诗篇,一盏清茗的哲学。它生于山野,长于幽谷,承载着自然的韵律,却也寄托着人文的思绪。 自古以来,找寻心中的茶树不仅是对茶叶品质的追求,更像是在找寻一种生活态度,通过找茶、品茶、咏茶,甚至是种茶、做茶,实现与自然的对话、与自我的...

一期一会 | 茶博士

问:如何欣赏绿茶之美? 答:绿茶,中国最大也最古老的茶类。自汉代起,直至唐宋,蒸青团饼茶一直占据主流,且是贡茶的“标准样”。譬如,唐代紫笋茶、宋代“龙团凤饼”,皆深得帝王亲睐。其制法是先将茶鲜叶蒸熟、捣碎,然后装入模具拍压成型后,再烘干。 ...

独家阅读 | 与茶相伴 与中国结缘

春光洒满大地,万物葱茏勃发,茶友们迎来了第五个国际茶日。2019年,联合国决议将每年的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五年来,国际茶日已成为连接各国茶友、传承和交流各国茶文化、推广茶叶健康理念的重要平台。跨...

习茶 | 两岸乌龙茶的“对白”

从武夷山到梨山有多远? 一道海峡的距离,也是一杯茶的距离。 春来,一场题为“只取幽闲不取奢”的雅集在福州举行。两岸茶人围桌而坐,啜茗,品香,赏花,听箫,怀古,其乐融融。 席间茶品,乃两岸乌龙名茶,2023年梨山冬茶与陈年武夷岩茶。 两岸品茗...

茗人 | 茉莉“追香人”

“梅花宜冷君宜热,一样香魂两样看。”如同梅花之于隆冬,茉莉是夏日的芳华。它的鲜灵馥郁,令诗人深情地将其“列作人间第一香。” 郭斌,福州茉莉花膏古法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从孩提时代到如今年逾花甲,他的生活里总是萦绕着茉莉的芬芳。或盆栽,或簪花,...

物语 | 花舞大唐,黄金碾畔绿尘飞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大唐盛世,亦是茶之盛世,文化艺术之盛世。陆羽《茶经》的问世,将茶从解渴提神之饮升华为一门艺术,并由此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茶道美学体系。作为饮茶不可或缺的茶器,渐渐从酒器、食器中分离,造型和功能也被设计成更适...

物语 | 他,制出了“国保”款功夫茶炉

功夫茶俗与茶艺发源于闽南,在“漳泉”地区,士族及殷实人家的墓中,常伴有“盂臣罐”“若琛瓯”出土,此等发现在潮汕地区却鲜有记录,如著名的“鼎足盖时大彬紫砂圆壶”即出土于漳州市漳浦县。而作为功夫茶四宝之一的红泥炉,在清代就流行于闽南一带,特别是...

幽赏 | 流苏胜似雪,古厝沁茶香

花的芬芳,茶的清香,园林的草木盎然……春的气息浸润了每一次呼吸。古老的坊巷里,一株四百岁的流苏树正在盛放,点点流苏,似雪纷飞,仿佛天地间最纯净的画卷。赏花之余,于古厝庭院里品一壶茶,染一把非遗漂漆扇,感受一座城市悠悠的文脉与腔调。 01 流...

特别报道 | 一叶聚名士,茶宴荟风流

“茶·文化”主题茶会 时间:2024年3-4月 地点:中国台湾·台北春在 茶人:「清香斋」主理人解致璋 「小慢Teo Experience」主理人谢小曼 「紫藤庐」主人周渝 「王德传茶庄」主理人王俊钦等…… 去年秋天,“...

问茶 | 一碗肉骨茶的乡愁

受影视剧、流行音乐影响,一直以为新加坡是座很“中国”的城市。其实不然,虽是用汉字、说中文,还有熟悉的黑头发、黄皮肤,新加坡却呈现出别样的风情。它很现代,也很传统,多元文化交织。这从一杯茶里,便能“品”得出来。 “你要会一面喝茶,一面喝肉骨汤...

问茶 | 福鼎白茶硬核产区春季游记

“明前”这个节气与福建的概念,在福鼎体现得最彻底。每年大概清明节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全福鼎的人都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尤其是3月中旬的几天,大家都急不可待地每日往山里跑,抓住银针采摘的绝对黄金时间。在福鼎开采季,笔者也蹭着热度,风风火...

将进茶 | 素食与茶的和谐之韵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总有一些简单而纯粹的事物,能够抚慰人心,让人在喧嚣中寻得一丝宁静。素食与茶,便共同演绎着自然韵律的生活方式,诠释着清简素淡的生活真谛。 壹 简素如茶,做回自己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庄子&#183...

七碗流风 | 标杆越千年,闽茶有新篇

茶坐标,与其说是一个新概念,不如说是一个富含哲思的话题更恰当。在《茶坐标:标杆千年福建茶》里,这个话题的要义是围绕“标杆千年福建茶”而娓娓道来,通俗点说,就是千年来,福建茶是中国茶的标杆。 初闻这个判断难免有些诧异,不过翻阅了全书,一切疑惑...

专栏 | 茶的香与气

原任漳州科技学院(原漳州天福茶学院)教授(2007-2022)、茶文化研究所所长(2013-2022)。无我茶会创办人。http://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网站创设人。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创办总经理(1980-20...

专栏 | 乾隆不懂烘焙

前《南都周刊》、《新周刊》主笔。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写作多年,现在西双版纳筹备茶学院。出版过《词的冒险》、《茶叶侦探》等书。 历史上,以汉口港为国际茶叶集散地,形成了羊楼洞(湖北赤壁)与渔洋关(位于宜昌市五峰县)两大茶市。汉口茶市之所以超越上海...

专栏 | 也谈“从来佳茗似佳人”

潜心研究茶学近20年,著有多部畅销茶学著作,代表作有《茶叶战争》、《茶之基本》。茶文章八选全国高考,各地会考、联考。周重林长于把茶文化放八人类思想史中体察,研究具有独创性魅力。 “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千古绝唱,有茶水的地方,就有此句在流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