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艺2023年第2期

少年文艺

少年文艺2023年第2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由宋庆龄题写刊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她是培养文学新人的园地,被誉为“作家的摇篮”。全国许多著名作家的处女作都在《少年文艺》上发表。

目录

开卷 | 女孩子的春天

春天来的时候 我们肯定要到野外玩 穿什么衣裳呢 小河早就解冻了 剪一段淡绿淡绿的河水 做一件连衣裙 上面有水草的图案 有游来游去的小鱼 风一阵一阵吹 我们的身上 会荡起细细的波纹 天空多蓝啊 白云一片一片的 我们扯下一小块 做一条丝巾吧 松...

喜阅新年 | 一日猫

我常常想,如果我不是我,只是一棵树、一朵云,或者一只猫,我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我从不认为他人的生活就一定比我更轻松。树不易、云不易、猫不易。当你觉得疲惫的时候,不妨试试换位思考,或许也能明白他人的不易和自己的幸福。 ——诺亚 我的猫去上班了...

喜阅新年 | 巧克力缎带

在新的一年,祝小读者们向阳生长,拥抱童心,收获美好! ——肖婧 雪下得真大。 芦佳惊奇地接起一朵毛茸茸的雪花,这闪烁着光泽的、宛若精灵的物体,不过几秒便在她的手掌心化为了冰水。她略失神地盯着手心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快要迟到了。 “...

喜阅新年 | 万通密码锁

许多人都喜欢在一年的开头展望未来、设定目标。心理学家说,90%的新年计划都会半途而废……但我觉得,半路的风景说不定比目的地更精彩,没有抵达的人,也许只是发现了另一条更有趣的岔路。所以,祝大家无论有没有完成计划,都能度过快乐的一年! ——小鸮...

喜阅新年 | 盐帮古道上的少年

古人有个成语叫“三余读书”,这“三余”指的是三个空余时间,即冬日、夜晚、雨天。我特别喜欢在冬日读书,阳光抚摸着我,身上暖洋洋的;书也是阳光,看着,看着,心里也暖洋洋的。 ——吕群芳 一 “咳——咳咳咳——”隔壁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立秋的心...

喜阅新年 | 黑不溜秋国

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那绿色的二维码,反复的疫情像乌云般笼罩着世界,2023年,相信在雪白的小白兔年,我们终将摆脱这段黑不溜秋的记忆,回归五颜六色、阳光灿烂的美好生活。 ——阿基米花 ███████████,█████!██████...

喜阅新年 | 大雪下的牧场

霜降前后,高原上雪就来了,还未放假,孩子们的心思早跑到牧场去了。在草原,在牧场,他们会获得更多的自由与快乐。同时,伴随成长的也有小小的忧愁。然而所有一切,都是必须经历的。我愿和孩子们一起,在大雪下的牧场上,让纯净美好的快乐飞翔。 ——王小忠...

喜阅新年 | 瓦尔灯湖回忆录

一只松鼠妈妈看到隐居作家的手稿,感到不被理解,忍不住自己写自己的故事,放在作家的书桌上,最后在人类世界名声大噪。很多人赞美伟大的作品是“上帝握着双手创作”,我想,“森林动物握着笔在作家书桌上写下《瓦尔登湖》”,这个想象是对梭罗的赞美。 ——...

喜阅新年 | 梧桐絮大战石楠香

生活由一件件小事组成。即使无法改变人生轨迹,我们也要尝试将生活变得更丰富有趣。 ——刘嘉璇 下午一点一刻的食堂,在猪肝粉丝煲、鱼香茄子饭和新派红烧肉的复合香气中,我努力克服饭后的困倦进行模拟辩论。 距“青春杯”辩论赛仅剩一天。隔壁桌16班的...

喜阅新年 | 哥哥养过三只狗

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里有一个好多年不开口说话的男孩,一夜之间变成了话痨,滔滔不绝地讲了三天三夜……我就像这个男孩,在一个冬天,用几乎是无意识流淌而出的文字记录下了关于哥哥的回忆。就让文字为我们分担那些不敢触及的情感,让它们活在我们心里、活...

喜阅新年 | 发明家

我敢肯定,童年是人生中最愉快的一段时光。所以,请多想象,多读有趣的书,在玩乐中思考,还有,记住那些美好的故事。 ——郭去疾 每年过年,我和张小虎都会在一起吃一顿饭。每当我们聊起小时候的事,我总喜欢拿他开玩笑,讽刺他喜欢吹牛皮,不着边际,搞的...

微幽默 | 微幽默

周末,爸爸跟朋友约好到外面聚会,妹妹不让他走,爸爸急了,说:“宝贝,爸爸跟叔叔们约好了,9点在车站碰头。”妹妹一听,担心地问:“爸爸,碰头疼不疼啊?”晚上,我给弟弟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讲完了,他却仍然不睡。我开导他:“故事讲完了,小蝌...

浅语时光 | 冬窝子

冬天,大雪覆盖毛藏深山。风卷着雪吹过高山,冷得狐狸直磕牙叉骨。动物们纷纷往山脚撤退,寻找避风的山弯弯。 牧人的冬窝子在河边,门前枯黄的披碱草一眼望不到边,让食草动物们眼馋得不行。牧人转场,夏天在深山海拔最高处,冬天在海拔最低处。冬窝子这个地...

浅语时光 | 风炉子与五花肉

自从父亲用黄泥巴做了几个风炉子,并把其中一个送给外婆之后,我们每次去外婆家,都可以吃到外婆做的五花肉。 村子附近有一孔砖窑,冬天,那些要做房子的人家,会将提前准备好的砖瓦,整整齐齐放进砖窑里。砖窑点燃,吐出长长的火舌,将夜晚的大半个天空都染...

浅语时光 | 童年的小镇

小镇很小,只有一条不到一百米长的三合土铺的小街,其余是黄泥巴裸露的土坪,晴天灰尘满天飞,雨天泥泞一脚泥。小街两边的房子也只有稀稀拉拉、东倒西歪的几间,矮趴趴、灰扑扑的。集市不是每天有,通常“十天三圩”,逢农历三、六、九开市。 山沟沟里的人,...

浅语时光 | 雪地上,飞来一群鸽子

早上,我睁着惺忪的眼睛,懒洋洋地躺在被窝里。母亲来到床前,看到我醒了,说:“起床,洗洗脸吃饭!”我说:“您先吃吧,我再睡一会儿。”母亲又说:“一会儿起床时穿上新袄,昨天夜里下雪了,很冷!”我翻身一跃,光着膀子坐在床上,惊喜地问道:“啥,下雪...

浅语时光 | 秸秆垛

玉米秸秆垛在北方的冬天曾是一道风景,它们与光秃秃的树构成广袤大地上的两种站立,越靠近村庄的地方玉米秸秆垛就越多,好像寒风中的村庄急需秸秆垛的庇护,其实它们是被用来烧火做饭的。在入秋时储备玉米秸秆成了家家户户的大事,人们会把地里的玉米秸秆晾干...

浅语时光 | 打打粑粑

想到我们西峒做客吗?不论去到谁家,也许你都会发现屋角搁着一对棒子,用硬实的野木制成,长约一米五,重有八九斤,中间鸡蛋粗细,两端比矿泉水瓶还要大——你会不会以为那是一种兵器?一本小人书上,牛魔王的兵器就是这种大头棒,只不过用镔铁制成。但在我们...

浅语时光 | 我们的年

我们的年是从腊月初一开始的。 前一天晚上临睡的时候,母亲挖了秋天新收的葵花籽与蚕豆,倒进铁锅里炒熟,放在灶台上晾着。第二天黎明时分,全村的公鸡开始此起彼伏打鸣,母亲将葵花籽与蚕豆塞到我们的枕头边,摇醒我们说:“赶紧起来咬贼,张武要从窗子前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