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文学选刊2022年第4期

台港文学选刊

台港文学选刊2022年第4期

双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介绍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华文作品的文学期刊。主要栏目有:小人物专场

目录

特别推荐 | 满亭星月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轨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觉得最浪漫的旅行方式

小说 | 奇遇

火焰已燃尽,洪水消退,戏剧散场。——格特弗里德·贝恩在H城某个读书会为我举办的小型讲座上,我见到了他。那个讲座的听众百分之八十是女性,大概只有五六个男人点缀其中,其中大部分还是陪妻子一起来的。他坐在第

小说 | 短篇小说是节制的艺术

在一封信中,契诃夫对一位晚辈作家说:“你为什么要精心编造那些起伏动荡的情节呢?为什么非要那样一个结局呢?你为什么不就写日常呢?No plot,no ending。”“No plot,no ending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聊斋新义百篇(选二)

赵城虎汪曾祺(中国江苏)山西赵城有一位老奶奶,穷得什么都没有。同族本家,都很富足,但从来不给她一点周济,只靠一个独养儿到山里打点柴,换点盐米,勉强度日。一天,老奶奶的儿子到山里打柴,被老虎吃了。老奶奶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马语者(外二篇)

那匹黑马,已经闯入他的梦境好几回了。黑马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睛,前蹄刨地,嘴巴嚅动,好像在对他说着什么。可是他听不清,也听不懂。他非常奇怪,这匹马是从哪里来的,曾经跟他有过什么恩怨。他半生养马无数,但是对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盐河旧事(三题)

盐 官沈老爷察觉到小伍子胸前那块小怀表不见了。但,沈老爷一直没有去问小伍子。沈老爷总是觉着欠了小伍子什么。那孩子,是三房的姨太所生,小的时候放在盐河北乡他舅舅家那边,长到快要上学了才领回来,他的性情野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金刚鹦鹉(外二篇)

半年前,我所居住的小区门口开了一家抻面馆,因为汤浓味儿重,我成了那里的常客。一般情况都是这样,中午饭口之前——我早晨吃饭早,所以午饭也会比别人提前一些——我便赶到馆子里,在靠窗的一张小桌前坐下 要一碗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追车(外一篇)

贵州旅游,那天要离开安顺地界青岩古镇,大巴已启动,车轮慢慢、慢慢地爬。人没到齐,车启动,这是导游催游客快上车最好的办法。在广场买橘子的大刘儿,还没完成这笔小小的交易,听见站在车门的导游冲她高声地喊,快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中秋忆旧

起初月亮出不来,它被一块黑云拿捏住了。奶奶看了一眼,叹口气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活该你个兔子不露脸!”我没听懂,也没在意。我心里琢磨着,我姐又有什么心思了,她现在就黏着妈妈,跟在妈妈的身后寸步不离。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真相

这是个夏日的傍晚,周末,有了孩子,老小区就热闹了。吃过晚饭,大大小小的孩子从房子涌出,水一样把院子瞬间铺满了。因为是老小区,只有三栋多层建筑,大人们之间也相熟,即使彼此叫不上名字,往一起一站,就能毫无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红包

手术室的大门外,是窗明几净的候诊室。房间很大,人却很少,少到整排座位只有Smith太太一个人——坐在正对大门的那把椅子上,目不转睛。其实那道门不大,只是对她而言,已经大到可以阻隔她的整个世界。她刚从中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安顺娘

安顺娘的丈夫三十几岁就走了,她只有安顺这一个儿,但最终还是分了家,和儿子两栋屋里过日子。儿是好儿,孝心也有,这些安顺娘心里有数。只是媳妇一天到晚朝她横鼻子竖眼,时不时摔摔打打,指鸡骂狗,好像她是个余外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葳蕤的城池

葳蕤生在江南水乡。临水而居,上学,购物,葳蕤乘舟出行。水柔人美,一曲曲民歌唱得连水波都欢畅了。那年玉竹回来了。玉竹是她邻居家的长子,在开成读医学专业,将来是要做大夫的。玉竹的妈妈常常对邻居们说,葳蕤听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到心岛去

有一瞬间,我几乎把前面的他错认成安歌,一样的蓝色登山包背在背上,一样的红色独木舟扛在肩上。他步履稳健,无论是循阶而上,还是缘石而下,就连走几十步把船在左右肩膀上调换重心的习惯都一样。这是一段连接一个湖

微篇小说选粹 | 张秋阁(外一篇)

一九四七年春天,冀中区号召发动大生产运动,各村都成立了生产委员会。一过了正月十五,街上的锣鼓声音就渐渐稀少,地里的牛马多起来,人们忙着往地里送粪。十九这天晚上,代耕队长曹蜜田,拿着一封信,到妇女生产组

微篇小说选粹 | 青龙偃月刀(外一篇)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

微篇小说选粹 | 代价(外一篇)

他把手插在裤袋里。他的裤袋里有一把刀。六寸长,尖而利。握着刀的手,不但冷,而且抖。“老天爷啊!求求您帮我一次忙吧!”他诚心诚意地祷告,“只要您让我渡过这个难关,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这晚有月,月亮很圆

微篇小说选粹 | 文坛名家与小小说

天然成趣,妙手偶得40多年来,小小说这种新的文学样式,能以星火燎原之势迅猛发展,在当代中国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虽然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但在它萌芽、发轫以及文体特征尚未完善成形时期

散文随笔 | 寻味中国:大食会(选)

闽菜传承第一次因工作关系,这次有机会来到福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踏足福建,觉得又荣幸又惭愧。我这一生,受福建文化的影响甚深。从小,邻居杨先生一家人很爱护我,教我讲他们的方言,引导我吃他们的食物,并讲了许

散文随笔 | 宝勒根道海

弯 泉人的名字,是一种归属与辨别的标识,土地的名字也是。人的名字在一生里通常不会更改,土地的名字原来也应该如此。可是,在人类历史上,为什么每次在政权转换了之后,总要先将土地重新命名?我的家乡在近代就换

散文随笔 | 心扉上的大好河山

黄 河许多人说你汇百川黄水汤汤,哺育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更多人意识到:不到黄河心不死,代代相传的摇篮慢慢地开始倾斜了。听说大禹在黄河的古渡口,与水害搏斗十三年,三次过家门忘了妻子。治水者真能治天下吗?

散文随笔 | 盖上玻璃罩的甜点

冬天本懒于出门,全因朋友买到便宜的机票,我才会冒着大冷风去参观达·芬奇的故居。大师的盛名远播,罗浮宫里人头涌涌,想走近看一眼他的杰作都不容易,以为前往他的府第亦络绎不绝。匆匆启程,没有什么安排,估量不

散文随笔 | 木瓜

我跟儿子说:“我下楼去买木瓜。”我住在11楼,住在墙与墙,壁与壁之间。我坐电梯:更为狭小的,墙与壁框出的空间。要一直坐到楼下,出了整栋大楼,才能看见天色,看见天上的云,墙外头的树,树上正开的樱花 花瓣

散文随笔 | 生活中的历史:银器

古埃及文明里,金子的别号是“金色的太阳”,银子是“银色的月光”。前者的形象是圆圆的太阳,后者是半圆的弦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十五、十六世纪的印加帝国,称金子为“太阳的汗滴”,银子为“月亮的泪水”。多么

散文随笔 | 音乐世界尽爱情

音乐因爱情而诞生,音乐也创造爱情。在音乐的世界里,有欢乐,没有冷漠,有和平,没有斗争,有爱情,没有仇恨。懂得爱情的人,听得懂音乐。听得懂音乐的人,懂得爱情。德国音乐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

海峡诗会 | 向好而行的日常(组诗)

照见自己花开了人站起坐下,深深吸吐落地镜中灰茫的眼神想着如何割开岁月的颧骨还原过去的纯真滚成路的日子和闲成石头的日子从来都是照镜镜里的纯真和此刻的灰茫反向拉扯成为不真实的汪洋风吹过来又吹过去蜡化或者鲜

海峡诗会 | 一个人坐在曙光碑下(组诗)

六月之诗她在院子里种玫瑰,她松土,浇水,施肥,修枝。她种玫瑰,也种荆棘,芒刺,木香,石楠,她种所有带刺的植物,她松土,浇水,施肥,修枝。在很多早晨,她坐在藤椅上,等待花开,也等待花落。在很多早晨,她几

海峡诗会 | 有茶有爱就是好日子(组诗)

茶&nbsp 瘾没有来路的茶香飘过时,茶瘾一定来了如果足够渴望,满山的茶树都可抵达身旁盛夏不来几场暴风雨,上蒸下煮的滋味有福之人都躲不过。唯有炉上清泉盏中香让园丁忘了与蚊虫搏斗,忘了与谁分享如同热浪与

海峡诗会 | 微小的古典和浪漫(外一首)

荒荒吟哦。今天星期五的古典惦念彩凤飞翼的一帖水仙微微的衰落。空城已绝踪谁在朗读叮叮当当的最后一夜时针分针蹲成废墟。掉了满地远方来了达利。窃走了高耸的时间之后确定我走到哪里。哪里就没有我日子解体。你推窗

海峡诗会 | 我只想坐到灯光里去(外二首)

高加索山上的鹰早就飞走了凿壁掘开午夜的虚空零下一千度或十万年的雪玫瑰焚心你道冷还是不冷水底或火山总之离不开石头分别只是抱着与扛着白色即遗忘,笋形面具一层一层剥落灵魂暖白处一灯如豆,花红花火远方在一枚火

海峡诗会 | 故乡的呼唤(三首)

一朵野花的联想忽然想起那朵野花是开在我家圳水旁的山坡上没有人会刻意呵护它因为它并不娇美,也不艳丽只是亭亭玉立在溪旁,迎风招展晨间有朝露滴在它脸庞让它看似羞涩如一村姑没有浓妆艳抹的铅华更缺乏娉婷多姿的丽

海峡诗会 | 围墙上不知名的鸟(四首)

堆雪人家乡的冬天不下雪我喜欢在想象中堆雪人肯定是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呀做我的女儿风一吹,她沧桑了一些那就做我的老婆吧阳光一晒,她融化进土地里只能做我的奶奶了这是最好的结局我没有流泪围墙上不知名的鸟我看到

海峡诗会 | 去三沙(外三首)

去了一趟三沙,解开了心中的答案为什么霞浦出了这么多的诗人原来这里的光影可以让人浮想联翩诗兴盎然诗与光影,从来就是绝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东壁吟起《诗经》的第一首诗海的斑斓渔舟披晖恰好表达情的浪漫在光影

闽籍作家译林 | 谁最会享受人生

发现自己:庄子在现代生活中,如果真有哲学家的话,那么“哲学家”这名词已变成一个仅是社交上恭维人家的名称了。哲学家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受人尊崇,也最不受人注意的人物。只要是一个神秘暧昧深奥不易了解的人物即可

闽籍作家译林 | 纸与笔的温情

尽管最早的文学不是写在纸上的,但用纸和笔成就文学却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它简直是很古老的事情了。更早是用竹简木片、兽皮锦帛加刀锥羽毛之类,用这些记录语言和心思,传达各种各样的快乐和智慧。后来有了纸,也有

闽籍作家译林 | 一部拓荒性巨著

夏志清先生是研究中国文学的理论批评大家。从1961年出版至今,夏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一部作品,能够在出版半个多世纪后依然被翻版并流传,已足够证明其生命力之顽强。尤其文学理论著作

华文原创 | 河西走廊的月亮(外三篇)

就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住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

华文原创 | 安贫知命室读书记

“碑铭”与“原稿”略异《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文字,较陈寅恪原稿略异。检《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蒋天枢)《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卞僧慧)并比对上海古籍和三联版《金明馆丛稿二编》原文,均未涉及,略

华文原创 | 海族列传

鲳 鱼众鱼之妻有人指控鲳鱼风流成性,品行不端,“如娼然,故名”。鲳鱼何辜,生活方式竟然受到人类道德的审判?有些人喜欢吃鱼而怕刺,那么应该选择鲳鱼。肉厚、骨少、味美,鲳鱼像是天生为人类准备的食材,东南沿

温故知新 | 谪仙记

慧芬是麻省威士礼女子大学毕业的。她和我结了婚这么些年经常还是有意无意地要提醒我:她在学校里晚上下餐厅时,一径是穿着晚礼服的。她在厨房里洗蔬菜的当儿,尤其爱讲她在威士礼时代出风头的事儿。她说她那时候的行

温故知新 | 《谪仙记》的三重意蕴

除了《孽子》,白先勇的其他小说创作都是中短篇。他的这些中短篇灵活地组成各种集子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如台北文星出版社1967年出版的《谪仙记》、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年出版的《游园惊梦》、台北晨钟出版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