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2年第16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第16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体育是德育的理想场所

德育是教人向善的专门教育活动。德育的目的之一是要把道德信念化为行动,将知和行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将获得的知识内化为自身信念,并在行动中养成良好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1936年,爱因斯坦在以“论教育

评论 | 正确认识和引导青少年网络小说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被动“宅家”,我国网络文学的用户急剧增加,截至2021年12月,规模达5.02亿人。[1]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青少年读者是网络小说消费的主力人群,占比接近六

评论 | 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现实审视与路径设计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建立兼具日常参与、体质检测和运动技能测试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体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重视并解决青少

探索 | 中学生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借鉴托马斯冲突策略模型,参照国内外其他冲突解决策略模型,将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分为合作、竞争、求助、回避、妥协与顺从六种策略类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2,428份问卷,考察我国中学生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

讲堂 | 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与人生理想

戴木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阶段可以说是人生最关键的年龄阶段。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大学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国家未来的运转模式,大学发展的方向就是这个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人类

样本 | 以体育德 铸魂育人

学校德育须不断创新途径和载体,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根基。本期“样本”所展示的六则案例,有的积极探索“以体育德”新模式,开辟“铸魂育人”新路径 有的立

样本 | 建设优良校风 促进习惯养成

校风,即学校风气,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校风对学生能起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作风以及道德品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华小学聚焦立

样本 | “游戏化”体育与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体育成就美好人生”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办未来学校,育时代骄子”育人道路,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积极开展体育健康课程。学校聚焦学生体育健康问题,以“游戏化”的

样本 | 学校“大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小学始创于1919年,前身为“至德学校”,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和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近年来,学校秉持课程育人的理念,构建出以“大体育”“大德育”“大阅读”为主线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大体育

样本 | “五建对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永康实践

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办好思政课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

样本 | “民族根基”校本课程的美育化实施

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发展历程中,造就了各民族大融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文化中独特的音乐、舞蹈、美术、风俗等,展现了各族人民在长期交往中对美的实践和追求,是长久以来凝结而成的艺

第一线 | 寓德于体:德体融合的理念与路径

要达到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目标,学校德育和体育之间就不能是简单的形式上的结合,而应该在符合德育和体育目标要求的前提下,走向德育和体育的深度融合。从学校德育和学校体育的实践形态来看,寓德于体是德体融合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