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5年第3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5年第3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与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项重大基础性战略工程,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事关中华民族未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

探索 | 高中思政教材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 要 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各民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课程,而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对青少年思想的引领和信念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从

样本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实践融合探究

学校德育要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效果,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根基。本期“样本”所展示的几则案例,都是各学校基于自身实际,依据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

样本 | 熔铸“六力”,擘画“大思政”同心圆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所规模大、学段全的学校该如何发挥育人优势,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基于办学理念和地域优势,进

样本 | 依托地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

摘 要 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浙江省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注重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学校开展的“童眼观卫”研学旅行项目,旨在让学生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零距离”的

样本 | 念好“三”字经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创新开发“吾思吾辨·三字经”课程,通过营造传承氛围、构建传承范例、创设传承活动等举措,传承国学经典,帮助学生思辨性学习《三字经》,让学生在经典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