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2年第6期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2年第6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本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北方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本刊所刊文章被人大“中小学管理”专题全文转载的数量连续五年居全国同类刊物之首。

目录

理论学习 |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的概念、特征与进路

摘要 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是解决幼小衔接教育难题的关键环节,它是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开展的。它以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为主要内容,以兴趣培

管理理念 | 循证督导的内涵与实践

摘要 西方国家基于医学领域的循证实践,在教育领域发展起了循证教育。借鉴循证实践、循证教育,探索和实践循证督导,即遵循以证据为基础,针对目标、对象或问题,到达学校或教育现场,融入真实教育情境,深度体验教

管理实务 | 教育督导中课堂观察点的选择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工作的“压舱石”。教育督导将课堂观察作为关键的评价环节,旨在寻求凸显“双减”精神的课堂观察点,涉及到课程表、学生作息时间表、学生作业、教师提问学生情况及教师整体上课情况等

管理实务 | 新城区学校乡土文化场馆的建设与资源利用

摘要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郊农村逐渐成为新城区,新城区新建学校从乡土文化的传承意义和时代价值出发,收集拾理以生产生活旧物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物态,建设学校乡土文化陈列馆。在场馆中展示生活旧物与乡土旧貌,见证

管理实务 | 小学校园走廊文化的内涵及建设

摘要 校园走廊文化作为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帮学生塑造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良好道德思维,更可以通过走廊文化活动的亲身实践,提高其创新

教研活动 | 全科阅读的实施途径探究

摘要 全科阅读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置身于全学科视角体系之中,以语文阅读为切入点,融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找到最佳的阅读内容与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学习知识,学习过程中整合学生的学习高兴点、逻辑生长点

教研活动 | 小学校本课程质量管理的环节与实施

摘要 校本课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全过程管理能有效提高课程质量。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面临课程开发质量不高、课程实施不实、课程评价不力等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实施校本课

教学理念 |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四个着眼点

摘要 有效解读文本是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往往有浅表化解读或过度化解读的倾向,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从文本内容、价值、语用和素养四个方面入手解读文本,可以提升教师

教学理念 | 从意象切入展开高年级古诗鉴赏教学

摘要 古诗作为独特的文学样式,编入教材后就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语文意义上的阅读,二是文学意义上的阅读。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可以以“意象”为切入点,将语文意义上的阅读与文学意义上的阅读相融合,拓展诗歌教学

教学理念 | 基于教材内容的数学拓展课开发与实施

摘 要 基于教材内容的数学拓展课的开发重在对教材中拓展点的挖掘,可以通过梳理知识体系、凝练思想方法、引入数学文化、分析学生学情等方法挖掘拓展点。在实施数学拓展课教学时,可以借助教学主线将一个或几个拓展

教学理念 | 深化数学理解的四个立足点

摘要 深度学习是一种理解性学习。为此,促进学生数学理解是深度学习的应然诉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数学本质,在知识的生发点找出核心概念 立足儿童困惑,在认知的薄弱点辩明生本问题 立足知识体系,在概念的联

教学方法 | 回忆性散文学习支架设计的实践探索

摘 要 回忆性散文常采用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表现作者的独特情感体验。矛盾型的言语表达可抓语义、场景和形式上的矛盾点来搭架学习支架,以探寻情感“统一”面 反复型的言语表达有无理型、拖沓型和任意型,搭建还原

教学方法 | 指向真实任务的数学跨学科学习实践

摘 要 跨学科学习将学习、实践和创造等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指向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指向真实任务的数学跨学科学习更加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以“出行中的学问”项目为例,通过内容统整探求知识脉络下的

教学方法 | 小学高年级想象习作价值发现与教学实践

摘要 当前,小学高年级想象习作的价值一直被忽略,学生习作中的想象散乱粗糙。统编语文教科书对小学阶段的想象类习作进行序列化、递进化编排,赋予高年级想象习作新的教学任务与育人价值。在教学中需要重新发现高年

课外作业 | 第二学段“进阶式”数学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摘 要 为解决第二学段数学作业存在的作业完成耗时长、作业正确率难保证、学生搜题情况严重的问题,积极建构“进阶式”的第二学段数学作业设计新样态,即“一阶对标”“二阶构型”“三阶创式”。高效促进学生数学关

外国教育 | 美国课后服务的演变历程、特征及启示

摘要 美国课后服务历史悠久,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服务对象从关注弱势群体到面向全体适龄儿童、服务内容从提供简单看管到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服务方式从被动参与到灵活自主选择的基本特点。我国课后服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