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关系好,才能教育好 近年来,家长教育孩子所遇到的困扰和问题越来越多了。有的家长对孩子痴迷玩手机束手无策,道理讲了,负面例子也举了,孩子依然油盐不进,即使采取强硬措施,没收手机,甚至砸烂手机,孩子依然阳奉阴违;有的家长对孩
主编访谈 | 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班主任作为中国特色的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的“传播者”,正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提供了现实支撑。探讨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厘清班主
学术空间 | 网络短视频对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摘要:网络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休闲娱乐和信息接触的重要方式,其极易引发成瘾的系统设计和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会损害青少年构建自我同一性的心理能力,引发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早闭、扩散或延缓,造成同一性危机。
研究实践 | 排斥与接纳:二孩家庭中大孩的同胞性别意愿研究 摘要:同胞性别意愿即儿童希望同胞是何种性别。以二孩家庭中的大孩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大孩同胞性别意愿存在满足、未满足、模糊三种情况。影响大孩同胞性别意愿的因素包括大孩的性别刻板印象、家庭价值观、归因方
研究实践 | 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摘要:为探讨父母教育卷入和心理韧性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作用,选取565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了横向问卷调
特别关注 | 协同教育视角下的小学校园欺凌:问题之因与解决之策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向学生发展,在教育和保护方面分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从法
特别关注 | 法治化治理校园欺凌:误区、原因探析与理性解读 摘要:随着较多恶性事件的出现,校园欺凌治理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有学者指出,治理校园欺凌必须依靠法治,但该论述受到部分质疑和误解。这些质疑与误解源于其对法治化治理校园欺凌的重点、方法等层面的模糊
特别关注 | 校园欺凌:从规章出台到行动落地的几点思考 摘要:近几年,围绕校园欺凌,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批法规、条例、意见,这些规章制度对于依法推进校园欺凌治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治理校园欺凌要取得显著成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未来要
特别关注 | 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及教育建议 摘要:青少年作为网络原住民,在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极易在不良因素的诱发下做出网络欺凌行为或遭受网络欺凌。网络欺凌作为新兴的欺凌方式,会导致青少年在认知、情绪及行为上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自伤行为。社会
课程思考 | 叙事疗法“外化技术”在心理课中的运用 摘要:叙事疗法是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倡导“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通过外化技术将人与问题分开,蕴含着积极的教育价值理念。将叙事疗法的技术引入心理课堂,进行创造性运用,能丰富心理课的活动形式和
活动设计 | “职”面未来 摘要: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中职学生往往在他人眼中并不被看好,一些负面标签导致中职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劣势状态。因此,中职学校学生自卑、厌学等负面心理将会导致中职学生在高中三年阶段缺乏学习动机
活动设计 | 道歉思维工坊 关键词:人际交往;人际冲突;道歉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3-0047-03【活动理念】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
活动设计 | 克服分心有妙招 关键词:注意力;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分心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3-0050-04【活动理念】《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中
辅导个案 | 走出心理困境,重构亲子关系 摘要:家庭是一个生动的系统,一个有机的整体。家庭治疗理论认为,个体只有在互动和系统中才能被理解,个人反映出的问题实际上是个体所在的系统出现问题,所以心理干预的对象不仅仅是个体;主张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
辅导个案 | 咬指甲的男孩 摘要:一个8岁男孩出现了反复啃咬指甲的行为,对其生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咨询师运用叙事疗法中的外化和命名技术,引导他将问题与自己分开,重新看待问题,缓解了焦虑情绪;为他赋能,激发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辅导个案 | 进步还是退步? 摘要:高三学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压力感倍增。一名高三学生自从高二期末考试排名下降后感到压力很大,为了能提升学业成绩,学生不惜牺牲吃饭和休息时间用来学习。之后的考试名次虽然与高二期末考试相比有了
生涯教育 | 立足职业发展,聚焦“生命成长” 摘要: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针对目前中职职业生涯课程在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可通过项目式作业的设计和实践应用,将课程实践与体验内容体现在项目化作业之中,突出职业素养与职业
一线快递 | 后疫情时代抑郁症儿童多元支持模式的探索 摘要:在我国,被诊断为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以抑郁情绪为主的学生数量明显上升。探索给予这部分学生支持的有效模式,使得他们能够重返校园,融入班集体正常学习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家庭与社会应该
区域采风 | “医教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北京市朝阳区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之一,依托“医教结合,中小学生
班级心育 | 打造优秀班级文化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 摘要: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全体成员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部分。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人,班级文化无形又无处不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
心理茶坊 | 我们一起,感谢错误 摘要:期末复习时,学生们状态都不太好。面对学生频繁出错,教师最该做的,不是更多讲解知识点,而是要将他们的压力指数降下来。期末检测真正的意义不是甄别选拔,而是诊断。诊断学生,也诊断老师。所以,要正确看待
封面人物 | 封面人物档案 周柳梅,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中学专职心理教师,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东莞市家庭教育“慧导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