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28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第28期

旬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为半月刊,创刊于2001年7月,每月1日和15日出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管、开明出版社主办,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专业性杂志。2005年1月,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目录

卷首 | 家庭教育需要边界意识

晚自习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小玲情绪很不好。问及原因,原来是和妈妈吵架了。事情是这样的:每个周末回家,小玲的妈妈总是会大包大揽,根据一周的天气预报,为小玲准备一周的换洗衣物。然而,这周返校后,突然降温,小

主编访谈 |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干预

学习困难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占比较高,不但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顽症”,而且对家庭、 社会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例如辍学、逃学、 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因此,学习困难不仅仅是一个关系个

课程思考 | 心理课的教学目标:内涵及设定

摘要: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当前对心理课的设计正在逐步完善和细化。但不少心理教师对一节心理课中教学目标的内涵及设定依然存在疑惑。为了更好地设定教学目标,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导和评价作用

活动设计 | 探索自我,职向未来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生涯规划;职业选择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8-0033-04【活动理念】行为选择的背后其实都有价值观在做引领,而学生在未来面临

活动设计 | 批评的声音

关键词:自我觉察;犯错;批评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8-0037-03【活动背景】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在家庭和学校中,他

活动设计 | 卸下包袱 轻松前行

关键词:心理内耗;接纳承诺疗法;ACT;教育戏剧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8-0040-04【活动背景】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培育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教育方

活动设计 | 撑腰鼓劲,战挫奋进

关键词:外部支持;内在优势;抗挫折能力;心理韧性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8-0044-03【活动理念】初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尚未形成健全的思

校园心理剧 | 解忧杂货铺

关键词:学习动力;自我意识;生涯规划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8-0047-04【剧情简介】天宇是一位不爱学习的初中生,他偏偏喜欢班级成绩优秀的晓彤

辅导个案 | 心有千千结 说“画”理愁肠

摘要:经过紧张的中考备考后,高一的学生迎来了崭新的高中生活,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模式都需要慢慢适应,尤其是原来走读的学生到了寄宿制学校,更要适应高中寄宿制学校生活,这对很多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某高中

辅导个案 | 抗“癌”行动

摘要:采用叙事疗法对抑郁症学生进行辅导时,常用问题外化的方式将人和问题分离,减轻来访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对问题的掌控感。合理情绪疗法则能帮助来访者调整认知,理清事件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识

一线快递 | 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后服务

摘要:落实“双减”政策后,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和功能回归,开展社团活动的时间得到更好的保证,活动形式也日趋丰富。当活动愿景和活动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回应学生的成长需要时,课后服务就有了深度。为提升

区域采风 |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活动的实践探索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国家、社会的重视,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中小学教师作为校园系统中的重要人群,其心理健康素质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心理健

学科心育 | 随班就读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摘要:在教育公平化的大背景下,特殊学生可以随班就读。但是对于如何提高特殊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及学习效果,如何促进这类特殊学生深度学习,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是一个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的难题。阿斯伯格综合征学生

家教心主张 | 巧用PAC理论,亲子沟通更顺畅

摘要:对于家有初中生的家长来说,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进行友好沟通交流是一大难题,这个时期的亲子沟通一定要非常注意沟通方式。家长学习PAC理论并尝试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会有助于亲子沟通。其主要做法是:在对话

家教心主张 | 如何让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快速“软化”

摘要: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常让很多家长苦不堪言,又苦于没有良好的应对方法。其实,叛逆的孩子很有可能长期心理受挫,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无视他们的尊严与需求,总是批评、指责、否定他

心理茶坊 | 不论死,焉知生

摘要:《寻梦环游记》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其对于家庭与梦想、死亡与遗忘的探讨,诠释了生命教育中普遍包含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实质就是生与死以及个人价值的探讨。从这三个角度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