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科学课2024年第2期

湖北教育·科学课

湖北教育·科学课2024年第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湖北教育》(科学课)前身为《科学启蒙教育》《小学自然教学》《科学课》,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致力于传播科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升全国基础科学教育水平。教育部审定通过的8套全国小学《科学》教材为杂志支持单位。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

目录

卷首 | 从“照着做”到“接着做”

火药本是我国的发明,为何却在欧洲大放异彩?在我看来,这是因为欧洲人潜心于火器的研究,在“接着做”上做足了文章。特别是在文艺复兴后,由于数学、化学、物理的助力,火器制造已经由凭借经验铸造转变到依靠数学精

专栏 | 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实践

模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做出的简化描述、概括、模仿或抽象。[1]科学课程标准中共计出现“模型”208次,且首次明确地将模型建构作为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建构是运用模型直观和简约地描述或呈

专栏 | 小学科学单元复习课实践探索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达成学业质量标准,在单元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加深他们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单元复习课要依次达到如下目标

专栏 | 促进思维在科学课堂上真实发生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等方面。其中,科学思维是关键能力,是素养的核心。在科学课上,儿童的学习过程就像是一个“思维暗箱”,要想知道他们的思维活

专栏 | 例谈将数据意识根植于小学科学课堂

科学学习离不开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的良好习惯,可以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意识。一、体

专栏 | 科学课堂促进学生深度探究的策略

探究教学是符合儿童天性的学习方式,强调让他们在探究实践中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深度探究是学生在科学课上围绕探究任务进行的积极主动且具有批判性的探究。在三年级《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一课的教学中

专栏 | “自制简易计时器”项目教学实践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任务驱动,以项目活动为呈现形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中自主合作探究,获得较为全面的学科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在“自制简易计时器”项目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

专栏 | 《水污染》课堂实录与评析

《水污染》是六年级“科技革命的影响”单元中的一课,按照“什么是水污染—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的逻辑顺序展开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

专栏 | 例谈自然笔记指导策略

自然笔记是人类观察、认知、记录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通过图画和文字将自然万物以及自身感受记录下来,便形成了自然笔记。为此,我们以大自然为课堂,以自然笔记为依托,专门设计了“童心看世界——玩转自然笔记”探

专栏 | 《能加快溶解吗》教学片段与分析

《能较快溶解吗》是三年级“控制溶解”单元的第1课,这是教材第一次涉及对比实验。科学课程标准对3~4年级学生的学业要求是: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能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到的

专栏 | “设计永淳路红绿灯”项目化校本课程实践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推进,项目化学习已然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外界交互,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这是一种深层学习,为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提

实践 | 小学科学“植•趣”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科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初步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但小学科学课程中与植物相关的学习内容普遍以知识讲解为主、以观察活动为辅,缺乏对植物生命的真实感知和科学探究实

实践 |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作业转型实践

“双减”背景下,科学作业的转型要改变学生在传统作业中只能被动执行的局面,帮助他们在新型作业中顺应自己的兴趣。新型作业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分层设计,体现多样性、开放性,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促进家校

实践 | 深度学习: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深度学习注重基于学科核心内容,以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展开探究,全身心、沉浸式参与学习活动,并收获思维发展与探究成果。在科学课堂上,教

实践 | 数字化转型下的小学科学大单元设计与实践

数字化的发展深刻改变着教学方式,但在具体实施中,有的教师会走入“数字化转型就是在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误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以教学工具与技术迭代升级为驱动力,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教育思想与理念的

实践 | 基于项目的单元教学重构、效果与建议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真实世界问题、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同时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探究活动,它是以制作产品并将产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模式。[1]项目式学习中,

实践 | 试析“沉浮”内容中学生的概念发展路径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科学课程标准关于“沉浮”概念的要求涉及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和“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它对5~6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能说明常见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及其用途(1);能

实践 |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教学策略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现阶段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表明,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教育融合的研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教师要重视将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教育相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

实践 | 浅析实验中非本质因素的教学应对

小学实验教学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既有本质因素,又有非本质因素。本质因素是指对实验结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非本质因素是指不对实验结论起决定作用,但是学生在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时常会想到的因素。在日常教学中,

实践 | DIS融入小学科学物质领域的教学实践

小学科学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上,学生亲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传统探究活动中,常由于测量工具不到位,导致获取数据不精确,实

实践 | “调制护眼花茶”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生命科学领域的项目化学习主要围绕课程标准中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展开,鼓励学生将探索生命现象、医药学、生命观念等内容纳入项目化活动中,整合到科学学习中,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驱动性问题指向

实践 | “天气预报”微项目教学实践

微项目教学需要教师从真实的情境和学生的发展出发,设计简单、灵活、高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传统的项目教学存在评价方式单一、项目实施时间长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实践 | STEM教学案例的实施策略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人类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改善生存条件而产生了技术;人类对已有的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的开发、生产、加工、建造,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产生了工程。现代技术、工程和

实践 | 基于工程思维教学“船的研究”

工程思维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每一册教材中都有单元将工程学习列入单元学习的最终目标。但当下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仍是验证性实验,这种实验方式只能让学生以固有的思维去证明实验的结论,难以发挥他们的主观

实践 | 中美小学科学教材比较研究

随着科学教育重要性的提高,业内对科学教材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在教材分析上,目前的研究多是对国外教材的特征进行分析,例如,王晨光从内容结构、活动组织和建构特点等方面对美国俄亥俄州小学科学教材SOE进行分析

观察 | “用气球驱动小车”实验教学改进

一、原实验不足之处《用气球驱动小车》一课指向两个核心问题:是什么力让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以及物体运动的距离或速度与反冲力的关系。教材安排了3个探究活动:①感受气球的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指向初步感受反冲力

观察 | 国际非正式STEM教育研究热点与启示

非正式STEM教育是指发生在学校之外的,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方法、技能、本质进行的教育。[1]除在校学习外,学生的学习更多是发生在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中。作为STEM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STEM教育突

观察 | 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案例(3)

一、鱼菜共生系统作为科学课程标准试点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开展了系列跨学科探究实践活动。其中,彭韦力、康礼兵、黄惠琴老师带领五年级学生开展了鱼菜共生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对这一活动的方案进行了部分指导。

观察 | 教育部启动建设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决定分

观察 | “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

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发展的创新主体,是国家战略人才力

观察 | 中国空间站入选“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中国空间站入选。中国空间站已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工程随即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全面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

观察 | 桂馨基金会2023科学教育支持计划大会

“探究未来——2023科学教育支持计划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和,桂馨基金会荣誉理事、桂馨科学课项目首席专家章鼎儿,中国科

观察 | “医路同行•童心课堂”开课

首期“医路同行?童心课堂”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开课,此次活动由《湖北教育》(科学课)、湖北省慈善总会“医路同行”项目办及爱心企业苏州爱牛科教器材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小学科学教师杨帆给病

观察 | 无锡英禾双语学校科创节

2023年11月3日,江苏省无锡市英禾双语学校第二届科创节活动现场高潮迭起,英禾少年在充满新鲜和时尚感的新科技、新技术中体验与互动。34个展位的科普市集展现了“科学迷”的奇思妙想;9项创意互动体验项目

观察 | 肥城白云山学校“粉尘爆炸”项目式学习

2023年12月,山东省肥城市白云山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吉尼斯锦标赛暨科技节中,学校科技社团的同学开展了一项“粉尘爆炸”项目式学习。在连续四天的时间里,学生围绕五个主题深入研究。粉尘种类研究。学生探索了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