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实验区赋能的宜昌科学教育探索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科学) 中共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 2024年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名单,宜昌市名列其中。如何基于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构建科学教育发展的体系,全域做...
聚焦 | 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建设全国实验样板区 湖北省宜昌市自2024年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以来,立足市情校情,围绕重点建设任务,努力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打造特色亮点,全面深化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一、系统擘画,全域统筹,再绘科学教育“新蓝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聚焦 | 县域科学教师促“新”成长实践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强教先强师,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推进科技强国战略尤为重要。要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首先就是要做足做透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法。近几年来,宜昌市宜都市着力探索教育改革举措,为全市科学教师专业发展铺路,促“新”成...
聚焦 | “科学教育+”让师生双向奔赴 国家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既有现实紧迫性,也有前瞻性。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肩负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重要使命,对人才...
聚焦 | 改进评价提升区域科学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宜昌市从2014年起探索科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十年的发展,在科学教育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有力发挥了评价“指...
聚焦 | 西陵区实施科学教育提质赋能行动 宜昌市西陵区积极践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实施科学教育提质赋能行动,推进全区青少年科学素养整体提升。建设科创空间:近年来,西陵区共投入三千万元建成创客教室26间、智慧教室51间、无人机教学实验基地28个,形成了“基础+普适+特色”的区域科创...
聚焦 | 当阳市创新开展科学教育扩优行动 2024年11月12日,当阳市“科学教育扩优行动”在市实验小学教联体长坂校区正式启动。活动邀请宜昌市教科院党总支书记、科学教研员李德强老师作《科学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专题讲座,庙前中小学姚双老师执教展示课《加快溶解》,市教研室郑以新老师解读《...
聚焦 | 伍家岗区科学教育加法出实招 宜昌市伍家岗区各校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以“课程+”“研修+”“活动+”“场馆+”的方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以“课程+”为内核,各校将植物园地的规划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将团队组建、项目招标、种植观察、产品加工等环节...
聚焦 | 宜昌实小与中国农大附小签约科教联盟 2024年11月15日,宜昌市实验小学受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之邀,参加农大附小举办的“2024年科技节·校园科协成立大会·儿童科学院年会”。农大附小启动“农大附小·儿童科学院”项目以来,师生以儿童科学院为依托,...
专栏 | 渗透跨学科概念教学《鸟和哺乳动物》 跨学科概念是从不同学科领域提炼、抽象出来的共同概念,是在多个学科或领域中反复出现的重要概念,超越学科界限,在解释现象、创新理论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课程标准中,跨学科概念“结构与功能”体现了根据系统外显的功能或特性探索其内部的结构,...
专栏 | 在《生锈与防锈》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而科学思维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内核与重要体现,在科学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虽能引领学生完成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但在思维训练上存在短板。其往往过度聚焦于流程的完整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
专栏 | 基于问题链驱动思维深度进阶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架引桥的学问》是基于五年级“简单机械”单元“斜坡的启示”内容的改编课。学习该课前,学生已经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斜面,但对于为什么要使用斜面...
专栏 | 《升旗的方法》教学实录与评析 《升旗的方法》是五年级“简单机械”单元的第三课,主要围绕“滑轮的结构及作用”展开学习。学生在二年级时运用过工具,拧过螺丝、做过小板凳,但是对于简单机械是否省力认识不足,在该单元的《撬重物的窍门》《拧螺丝的学问》两课中他们了解了简单机械的原理...
专栏 |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深度教学实践 科学课堂要以学生为本,融合多学科知识,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实现深度教学,寻求教学价值和教学目标达成的深度、知识处理与知识理解的深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深度。在科学课堂中如何才能呈现出深度教学?现以《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一课为例...
专栏 | 例谈小学科学微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项目学习能将科学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与技能、态度责任、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蕴含于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经历中,能够落实课程标准的素养目标,是当前科学学习方式转型的重要载体。 微项目学习兼具综合性、机动灵活和便于实际教学应用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重构现行...
专栏 | 《火山》教学实录与评析 《火山》是五年级“地球剧烈变化”单元的第4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其成因。该课的重点聚焦于火山喷发的成因推测、模拟实验的设计与观察,以及基于实验证据对火山喷发成因的解释,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地球内力作...
专栏 | 小学科学幼小衔接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1~2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一年级上学期为幼小衔接适应期,此时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
专栏 | “冰淇淋冷藏箱”单元整体课程设计 新课改下,单元整体课程设计以独特的理念与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单元整体课程设计,教师可以将单元学习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系统、连贯的学习体系,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建...
专栏 |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 编辑手记 小作者的绘画基本功很好,较为传神地呈现了牡丹的整体形象,尤其是牡丹花枝干。同时,自觉运用工具和各种感官,对花的整体、花苞、叶片的特征等描述也较为合理。但作品的整体设计有待优化,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一是画面过于膨胀,各部分平均...
专栏 | 创客教育融入小学科学课的实践 创客教育是创客精神融入教育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开拓了创新教育的新领域。小学阶段将创客教育与科学课有机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和创造发明,可有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一、在科学常规教学中融入创客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实践 | “画科学”助推学生科学思维启蒙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在科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思维能力。实验教学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能促进学生动手体验...
实践 | 数字化可视实验在科学课堂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与传统实验相比,数字化可视实验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特征,特别契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强化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深度探究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
实践 |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校本实践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形成大科学教育格局、推进新时代科学教育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为探索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校本实施的有效路径,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从高素质的科学教育队伍建设、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实践 | 科学主导的年级组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 项目化学习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深入理解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1]项目化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过程技能和认知学...
实践 | 小学科学跨学科作业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策略,正日益受到重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各门课程需安排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不仅强化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为教育实践指明了方向。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基础且综合性强的...
实践 | 素养导向下的科学嘉年华实施策略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对于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做了顶层架构,要求创造条件丰富内容、拓展科学实践活动。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部分也提出,课程资源是指有助于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
观察 | 长时探究凤仙花的数智观察盒实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一些科学探究需要经历较长时间。长时探究作为科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一系列探究活动构成,因其探究容量大、探究时间长、探究要求高,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时探究一直是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难点...
观察 | 增效·精简:自制教具的研制目标 自制教具源自科学课堂,基于课堂实验探究需求而研发,科学课堂是教具研发的灵感源。很多教师有了教具灵感,却难以进行有效设计,有的教师不善于把各种好的功能集合起来,有的教师不善于简化教具,也有的教师在研制中走了不少弯路,这导致在材料成本、便捷实用...
观察 | 美国教材Science Fusion单元命题设计的剖析与启示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面临着他们创新能力不足与主观意愿薄弱等短板。这些问题的根源深植于课程、教材及教学环节的诸多挑战之中。[1]与此同时,在教育领域的宏观视野下,培养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深度理解与长效认知已成为关键任务,而...
观察 | 跨学科学习课程设计及反思系列(2):悬崖勒马 我专门为五年级学生设计的“悬崖勒马”活动,不属于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希望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了解到跨学科学习的问题从何而来,如何利用控制变量得出结论,如何建模解释现象,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得到启发。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虑 “悬崖勒马”活动对应...
观察 | 如何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是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驱动力。许多科学家往往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看到苹果落地,推动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看到火炉上的开水用蒸汽把壶盖顶开,促使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在臭烘烘的鸡窝中呆5个小时,古多尔只是为了看看母...
观察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如何落地生根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奕认为,当前,要把握好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提升青...
观察 | 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论坛 12月1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论坛”在天津市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黄海旺主持。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唐江澎在致辞中指出,目前的科学教育仍然存在着学生科...
观察 | 合肥打造“中国科普旅游与研学目的地城市” 11月30日,“科普研学与旅游目的地建设”合肥研讨会顺利举办。会上,由安徽省科普文化产业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合肥打造中国科普研学与旅游目的地共识倡议书”发布,安徽科普研学地图正式发布。 近年来,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在建、预研...
观察 | 全国166支代表队同台竞技“秀”科学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在安徽合肥开展,实验主题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多个领域,来自全国57个推荐单位的166支代表队集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场竞技,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秀”。 在“...
观察 | 广东研究提高自然教育产业化水平 2024年12月,安徽合肥 12月3日,《关于进一步提高广东省自然教育产业化水平的建议》研讨座谈会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召开。广东省自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代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代表、广东省自然教育专家库专家代表、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