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教育·科学课2024年第12期

湖北教育·科学课

湖北教育·科学课2024年第1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湖北教育》(科学课)前身为《科学启蒙教育》《小学自然教学》《科学课》,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致力于传播科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升全国基础科学教育水平。教育部审定通过的8套全国小学《科学》教材为杂志支持单位。是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会刊

目录

卷首 | 找准科学大概念的位置

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指的是那些能够跨越不同内容领域,对整个科学体系起到核心支撑作用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具有广泛代表性、统摄性和迁移性,反映了科学的本质和核心思想,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科学大概念可

专栏 | 在观察和比较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在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需要从“双基”“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型,教学过程需要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型,教学评价需要从对学习的评价向为了学习的评价、评价即学习转型。[1]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

专栏 | 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包培养批判性思维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展了专项课题“创客类校本课程开发在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实践”的研究。科学教研组借助office 365平台低成本、易操作、共享便捷的优势,构建了一

专栏 | 培养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探索

课程标准指出,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忽略建构模型的过程,而是直接运用实物模型进行知识传授,使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得不到好的锻炼。现以五年级《地球的内部》一课

专栏 | 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策略

科学教育中的理性精神包含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事实的精神、独立思考的习惯、理性质疑的品质、合理的猜想、基于逻辑或证据的推理、包容合作的意识、客观进行自我评价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理性精神的培育,是

专栏 | 任务驱动探究活动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学思维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和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存在不能基于证据表达的问题,如逻辑思维欠缺、前概念根深蒂固、易偏离研究主题等。在教学《点亮小灯泡》时,教师对照课程标准确定学

专栏 | 四链递进:指向思维进阶的课堂研究

在探究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小学科学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尝试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以解决真实问题为载体,对课堂进行优化,通过策划问题链、巧设活动链、精选材料链、建构概念链,实现由浅入深的进阶,在顺应

专栏 |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教学“光的传播”

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知识整合为内容,构建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和迁移运用新知的应用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安排学习进阶,引导学生着眼于知识的意义建

专栏 |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思维水平的探究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建构科学概念,发展他们的空间逻辑思维,提升教学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宇宙的广袤、天

专栏 | “豆包”在教学《认识太阳》时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正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它不仅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实践表明,“豆包”是一款人工智能工具

实践 | 在“热”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常常需要积累证据(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热是一种能量,它能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学生对于“热”有一定的认知,对“能”又感到抽象,常常概念模

实践 | 概念进阶的课堂观察实践

科学概念教学,主要体现在以教学活动为基础,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逐渐系统化。回顾日常概念教学,通常要经历“引入概念—定义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过程,要实现这一完整流程,就必须经

实践 | 科学探究中搭建数字化学习支架的实践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出,教师可以通过搭建适当的支架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支撑,引导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帮助他们有效地突破学习障碍。数字化学习支架是融合信息技术设计的“脚手架”,它借助数字化工具、资源与

实践 | 自然笔记开启奇趣探索旅程

自然笔记作为一种返璞归真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观察和体悟自然,通过绘画、文字的形式记录感知到的自然物、自然场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欲。一、确定自然笔记主题确定一个好的自然笔记主题,不仅有助于提

实践 | 直面学生,让课堂更有科学味

科学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有时会与教师的设计意图不一致。遇到这种情形,教师要敢于直面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来自他们的真实反馈,以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一、直面学生的前概念,精准定位教学内容

实践 |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教学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具有的一些基本认知、观念和经验。学生是带着前概念走进课堂的,这些前概念有的能对课程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有的则是与科学概念有冲突,会对新内容的学习造成阻碍。故而,掌握“错误前

实践 | 人工智能助力科学课主题情境创设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倡导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前,科学课情境

实践 | 基于理性思维培养的“做思科学”教学策略

理性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合适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1]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被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之一,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

实践 |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强调,要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标准对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综合性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促进不同学科

实践 | 融入设计思维的单元项目化学习重构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能制作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产品的简单装置,应用形象的模型演示抽象的科学原理;能基于所学的科学原理,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对实物模型进行迭代设计改进。设计思维

实践 | 指向“系统与模型”的校本课程设计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13个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深入理解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成为科学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命题,它的意义在于超越了学科的边界,在各领域普

实践 | 跨学科概念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实践

科学课程标准凝练了13个学科核心概念,并首次提出了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4个跨学科概念,横向连接各个学科的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是从不同学科领域提炼、抽象出来的共同概念,是在多个

实践 | 柑橘凤蝶的一生

编辑手记&nbsp 作品对柑橘凤蝶的蛹和成体的放大展示抓住了形态特征,惟妙惟肖,着色合理。小作者观察很有耐心,仔细观察柑橘凤蝶破茧成蝶的过程,描述也非常有个性,运用震动、顶开、探出、钻出、张开、起飞等

实践 | 中华猕猴桃

编辑手记&nbsp 作品呈现出很多真实的细节,如树枝颜色的变化、叶子自然卷曲的状态、猕猴桃表面的绒毛和水珠等。小作者运用多种感官进行了综合观察,有很多奇妙的发现,例如:叶子边缘有锯齿,叶脉为羽状,叶子

实践 | 兔子观察笔记

编辑手记 作品配色、布局较为合理。小作者细致观察了兔子的外形特征,也有自己的独特表达,如鼻子Y字形、爪子不容易被看出来、尾巴可以抬起来靠近身体也可以放在地板上休息等,还对耳朵、鼻子和尾巴等细节作了重点

实践 | 一品红

编辑手记&nbsp 作品布局简洁,色彩鲜明且搭配合理。左边一小段枝条完整地呈现了枝支、叶片、苞片、花,右边则单独呈现了一朵“花”。枝干有点浅浅的灰、叶子摸起来有明显的凹凸感、苞片有点粗糙、苞片中间仔细

实践 | 鱼腥草

编辑手记 作品的布局简洁明快,画面的左边呈现一整株鱼腥草的形态,右边将各部分解剖观察。首先,小作者观察了鱼腥草的整体特征,发现叶片多、十分精致、小巧等,并进行了测量。然后,对局部进行细致观察和呈现,发

观察 | 四季循环实验改进

实验原型及不足为了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循环现象,教材安排了两个对比实验。实验一:研究地球倾斜与直射、斜射的关系。该实验用皮球模拟地球,用灯泡模拟太阳,学生手持地球操作。通过对比地轴直立和地轴倾

观察 | “叶子与光的秘密”实验优化

实验原型及不足《茎和叶》一课中,学生需要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凤仙花叶子在茎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叶子吸收阳光的实验,推测出叶面平展且交叉生长有助于其吸收更多的阳光,制造养料。叶子吸收阳光的实验需要学生用黑

观察 | “产生气体的变化”实验改进

实验原型及不足《产生气体的变化》一课,通过对比实验引出小苏打和白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教材总共设计了观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收集产生的气体、进一步观察三个探究活动,逐步突出重点、突

观察 | 浅谈虚拟实验在科学课堂的应用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手段,如虚拟仿真实验、数字化实验等,让学生比较直观、便捷地学习相关知识。虚拟实验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或假设的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实验操作、观察

观察 | 例谈科学探究材料的优化策略

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也是主要途径。教学实践中,有的实验因为材料导致现象抽象,使学生的探究流于形式;有的实验因为材料导致结果模糊,使学生的探究缺乏实效;有的实验因为材料导致过程片面,使学生的

观察 | 2024年小学科学优质课展示活动

2024年10月,重庆10月22日—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主办的2024年小学科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在重庆举行。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秘书长黄海旺,副理事长彭香、卢新祁、尚秀芬、喻伯军,及重

观察 | 202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

2024年8月,海南文昌8月17日—19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国际交流中心、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以及文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文昌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中的航

观察 |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成立

2024年11月,北京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锚定教育强国目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

观察 | 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

2024年10月,内蒙古呼和浩特10月22日—25日,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来自全国128家科技场馆及相关单位的1063名科技辅导员齐聚内蒙古科技馆,同台竞技、尽展风

观察 | 中丹教育大会关注自然教育

2024年11月,山东潍坊11月2日—3日,第五届中国丹麦幸福教育大会在潍坊高密举行。大会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共同主办,以“教育幸福感·如何与自然保持连接”为主题,旨在促进中丹交

观察 | 温州聘请82位中小学科学教育首席导师

2024年11月,浙江温州11月15日—16日,主题为“科学点亮未来之光”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研讨活动在温州举行。活动是在中国教育学会指导下,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主办,温州市教育局承

观察 | 第二届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

2024年11月,福建福州11月17日—18日,第八届中国科普教育论坛暨第二届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在福州顺利举办。人教鄂教版《科学》核心作者刘晋斌、湘版《科学》核心作者曹春浩作为特级教师代表,分别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