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上旬2023年第8期

中学语文·上旬

中学语文·上旬2023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学语文》杂志创刊于1958年,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是我国最早的优秀语文期刊之一。办刊宗旨:倡导教学新的理念,引领教改新的潮流,传播教研新的成果。坚持贴近时代、贴近读者的编辑思想,展示名师、名校、名人风采,扶持教坛新秀,将最新的信息、最精的成果、最佳的设计展现给读者。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理论探索、名师风采、教海拾贝、单元教案、学习语言、阅读教学、课文探胜、争鸣园地、质疑问难、写作津梁、复习备考、高考回眸。

目录

理论 | 教学目标何以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这意味着教学目标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程度,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成效。关于教学目标如何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制定和叙写教学目标究竟采用何种框架,

名师频道 | 语文观课评教的研究取向

摘 要 本文探讨的语文观课评教研究取向,以学习取向为旨趣,以一线教师为行动主体,研究为手段,学习是目的。以指导教学实践为价值追求,以教育教学、课程学科、学习科学等理论知识为方法路径的知识基础,以原理性

名师频道 | 跟着于漪先生学做语文教师

摘 要 于漪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2022年出版的《行进在课改路上》一书,收录了于漪先生自第八次国家课程改革以来发表的诸多代表性文章和演讲实录,既有对语文教育发展的自信和激情,也有对教育改革中一些现

教学 | 聚焦核心论题的学术著作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 学术著作是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两类重点研读书籍之一。指导学生整体理解核心论题,并横向理解分支论题的论证方法,纵向理解各分支论题之间的论证逻辑,具体理解不同类型分支论题对核心论

教学 | 基于“1+X”理念的课型建构与阅读策略

摘 要 “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为语文教学的课型区分提供了依据,“1+X”理念和方法的引入则使得每一种课型的实施得以细化、结构化。在不同课型中,“1+X”的内涵及阅读策略有所区别,但最终归宿是一致的,即

教学 | 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路径与方法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多次涉及“阅读”一词,“阅读与鉴赏”“整本书阅读”“阅读与交流”“阅读与写作”“阅读与表达”等“阅读”词组高频出现,阅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显

教学 | 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 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及独创性。因此,基于思维品质提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要寻找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索能促进思维能力的教

教学 | 用同系文本激活阅读中的理性直觉

摘 要 在单篇文本的讲读中,引入有相同元素的其他文本(同系文本)进行对照阅读,通过“互补”“求同”“求异”凸显阅读要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理性直觉,从而消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隔阂”,让学生更

教学 | 聚焦关键能力 构建转化序列

摘 要 当下整本书阅读转化性写作教学突出的问题是无序与混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书目选择缺少渐进性,路径设置缺少连贯性,转化节奏缺少规划性,转化评价缺少发展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探索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教学 | 聚焦核心知识 搭建多维支架

摘 要 本文以“寻找运动会上的最美少年”这一校园活动为专题开展写作项目化学习,建构了实地观察、人物采访、写推荐词、撰稿修改、评选表彰等五个有梯度、不同形态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发写作资源,设计情境任务,搭

教学 | 以“大概念”推动的写作教学探索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指向素养的教育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尝试以“大概念”推动语文写作的真实性学习和深度学习,从“构思”这一大概念入手,以统编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为例,通过提炼、整合单元链,

教学 | 交际语境下的故事写作策略

摘 要 故事写作,具备交际语境的全部要素,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突破口。在故事写作教学中,要关注故事内部的“三维结构”,夯实故事写作的交际语境;要关注叙事结构中的意外与努力,凸显情节突转的核心要素;更要关

教学 | “调查报告写作”调查与学写指导设计

【选点说明】本课出自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此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

教材 | 《石钟山记》的三重意涵及科学精神

摘 要 经典有常读常新的特质和基因。对于经典名篇《石钟山记》的文本意涵,越读越感丰厚:它不只是一篇普通说理文,还是一堂父亲现场育子课,一封婉谏朝廷君主书。苏轼偕子夜间考察石钟山的得名缘由,尽管不慎出现

教材 |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说明文

摘 要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可以为解读说明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说明文,要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关注情景语境,体会文章的写作背景;着眼逻辑关系,发现文本内外的衔接与连贯,把

课改 | 经典史传类文本教学的大概念提取与结构化设计

摘 要 本文以《苏武传》的教学为例,针对经典史传作品的类性特征,应从语文教学角度提取“寓论断于序事”作为大概念,统领教学任务设计,循文本的“序事”特点展开探究,从初阶的事件与情节梳理,到中阶抓住两次超

课改 | 基于设计思维的语文课堂生成性反思案例研究

摘 要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目的性、功利性过强,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情智、批判性思维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寻求教师教育话语与学生自我成长话语的同频共振,学会设计思维和设计

课改 |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单元整合教学实践

摘 要 高效的语用教学中,需要借助显性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隐性的言语思维方法和策略,发展言语思维能力,实现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一体化。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将本单元的

课改 | 可见的学习:以学习支架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摘 要 体现教学评一致需要围绕课程目标开展教学,课程目标只有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可以助推学生向前发展。可见借助学习支架的搭建可以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考核的评提供清晰具体的路径,聚合教师、学生等不同

课改 | 教学论文中的说理技巧

摘 要 写作教学论文时,形成明晰的观点或主张、占有详实且新颖的论据素材、掌握必要的论证技法,仅只属于先于“兵马”而行的“粮草”。真正意义的写作,开始于构建论证的思维层级。教学论文中的说理,既要注意多视

评价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创意作业设计

摘 要 立足学情,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既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为例,通过以下几种策略进行创意作业设计:科学系统,合理分层设计;形式新

评价 | 概念 标准 任务

摘 要 2023年四省联考语文试题中有一道“长句变短”的试题,对于该题目的题型设置及标准答案,许多教师产生了一些疑惑,并引发了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对于该问题,笔者也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尝试从概念、标准、

评价 | 核心素养视域语文综合性试题的命题策略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命题要以核心素养作为考查目标,同样现实生活中复杂的问题也需要以综合思维和能力来解决,因此需要倡导基于真实情境的综合性试题。综合性的试题可以采取以下策

评价 | 高考作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之说理论证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的学习任务群中提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容中要求学生学习表述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准确、论据恰当、逻辑严密。

拾贝 | 《背影》教学片段赏析

摘 要 对于经典课文的教学,教师应抓住文本中最能打动学生的关键点开展教学,从而引领学生抓住文本阅读的重点,积极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本文对《背影》一课的教学片段展开论述,分析了该教学的特点,并以此探讨

拾贝 | 大概念视域的单元教学探究

摘 要 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教学,可以统整浅表化、松散性的学习目标,实现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确保过程设计的一致性,促进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借助多条路径,提取单元大概念;通过

拾贝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文言文教学新探

摘 要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文质兼美,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大有裨益。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归纳,巧于类推,梳理知识规律;深入思考,言之有据,发展提升思维;比较分析,由表及里,培养

拾贝 |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摘 要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新的编排体系,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作出改变,因此,大单元教学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得到了积极推行,在实施大单元教学就必须采取有效的任务引领,通过学习任务驱动,让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