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上旬2022年第9期

中学语文·上旬

中学语文·上旬2022年第9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学语文》杂志创刊于1958年,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是我国最早的优秀语文期刊之一。办刊宗旨:倡导教学新的理念,引领教改新的潮流,传播教研新的成果。坚持贴近时代、贴近读者的编辑思想,展示名师、名校、名人风采,扶持教坛新秀,将最新的信息、最精的成果、最佳的设计展现给读者。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理论探索、名师风采、教海拾贝、单元教案、学习语言、阅读教学、课文探胜、争鸣园地、质疑问难、写作津梁、复习备考、高考回眸。

目录

教学 | 典型语言: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摘要语言是语文的根,对传播民族文化、滋润学生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随笔、闲笔、简笔、空笔、曲笔等典型语言往往是作品最精彩之处,也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只有基于文本语言引领学生横向拓展、纵向探

教学 | 谈阅读思维之统观与勾连

摘要阅读本身就是一个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化,阅读过程就是一个思维培养的过程。在阅读中,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判断、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阅读思维中,统观与勾连是两种十分

教学 | “共情”阅读的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共情”理念逐渐被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它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引发情感共鸣,这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的教学范式。李铮铮《我与地坛(节选)》作为一堂极具启示引领意义的“共情”

教学 | 从人物描写技法探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策略

摘要《红楼梦》里既无英雄传奇,也无疾风暴雨,它给读者提供的不是一个单纯的故事和几个刻板的人物,而是一幅庞大的社会生活画卷和一群形形色色的社会众生相。但越是这平凡的人物,就越有无限烟波。曹雪芹挥动如椽巨

教学 | 任务写作的基本要义、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

摘要回顾“高中语文任务写作”的发展脉络,写作情境的任务缺失、写作构思的指导缺乏和写作过程的训练缺位造成了当前“任务写作”的现实困境。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学情,结合真题,重新审视任务写作的概念内

教学 | 写作教学言意转换的基本路径及着力点

摘要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就是言意转换,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以言表意。表意的过程正是教师引领学生穿过思想的美妙境界,盘点内心已经贮存的言语经验,破解情感意蕴的密码,向世界敞开心中之“意”。具体的

教学 |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教学实录

时间:2021年5月18日下午第二、三节课地点:江苏省沭阳华冲高级中学报告厅第一课时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前预习过了吧?预习过几遍啊?生:两遍。师:两遍?真的预习过两遍的请举手。(众举手)嗯,所有

教学 | 耕“生成”之壤育“归真”之果

摘要课堂是生成的土壤,生成是课堂的果实。基于“生成”的课堂,会出现一些课前完全没有意料到的思维火花,或者课前设想好的切入点不得不发生些微改变的情况,它是自由的、灵动的。这样的课堂,归真是“生成”的目的

教学 | 生成课堂的深度学习全息展现

摘要特级教师李仁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可以给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单篇教学一些有益的启示。本课通过提问与暗示,在学生思维遇到瓶颈时,引导学生走向深度思维 通过显性大概念和丰富的隐性大概念满足不同学生

教材 | 苦难幽忆与温情以待:重读《昆明的雨》

摘要在《昆明的雨》中,汪曾祺实质上不是对昆明日常生活进行随性书写,表达自己的喜爱与思念之情,其实他最想表现的是隐匿其中的苦难意识与自己的苦难经历。理解这一点,就务必结合当时汪曾祺的生存环境去考察。作者

教材 | 一个智者的看见

摘要《老王》全文的叙事脉络包含三个层面的看见。一是作者看见了老王个体的苦难,二是作者看见了老王所代表的中国式的活法。伴随前两层看见的娓娓漫衍,全文的叙述脉络最终凝结成了一个指向作者主体性反思的意义整体

教材 | 跳跃的文字深沉的旨趣

摘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王羲之用跳跃式的、似断实连的文字表达了深沉的“乐”“痛”“悲”,文中描述了两重境界的大小之乐,并行不悖的痛惜与痛爱,生命情绪的永恒悲叹。由乐而生痛,言痛而感悲,写尽了当时文人因

教材 | 情文两妙妙合而凝

摘要文学作品之所以流传,其根本还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妙处”。《送李愿归盘谷序》作为名家名篇,历来被“称赏不置”。然而人们对其“妙处”的点评分析又多有未尽其妙之憾。本文提出要完整理解《送李愿归盘谷序》的

教材 |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路径探微

摘要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的活动主题是“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对应的人文主题可以概括为“媒介素养”,与之因应的学习任务群则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材编者在编写本单元学习内容时分为学习活动和学习

课改 | 以学生为主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摘要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突破了传统教育课堂的束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本文以“六步课堂教学法”为切入点,分析魏老师的课堂案例《梁生宝买稻种》,探讨其教学思路、教学特色以及教学成

课改 | 词义误解的突破

摘要因词语多义、忘却关键词义等原因,语境中的词义常被理解错误。针对必修上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中提出的要求,本文以成语“不赞一词”中易被误解的“赞”字为例,通过对其词义的系统梳理,探究其本

课改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摘要深度学习强调要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学生主体参与、走向有意义的学习,这为落实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提供了契机。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整合的理念,打破教材自然单元的划分,重构专题学习序列 在课

课改 | 以“问题链”构建小说阅读教学

摘要小说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小说,从教学内容的价值上看,教读法比教阐释更有价值。读法虽然也有多种,但总是有一定之规,而且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小说的叙述视角作为解读方式重要的方面,也逐渐受到教师

评价 | 表现性写作评价工具的研制路径

摘要基于真实任务情境写作教学,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围绕核心要素,表现性写作评价工具的研制可遵循以下步骤展开:围绕写作学习元素,设计情境化的表现性任务 分解写作学习元素研制评价工具 在写作

评价 | 谏书本色小说滥觞

摘要2022年全国高考语文乙卷文言文阅读考查材料选自西汉著名目录学家、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的《说苑》一书。该书是刘向为讽谏君主特意编撰的一部故事集。囿于考生水平,高考试题未对《说苑》的艺术魅力进行详细考

拾贝 |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汉语教育

摘要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在相应的课程中,这个对象保持着独立性、统一性,指示着课程总的教育方向。然而,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渐渐模糊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和语言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的认识

拾贝 | “双减”背景下“诗教”课堂的建设审思

摘要教育指挥棒的功利化导向,让中学语文课堂的诗意荡然无存。语文课堂直指考试目标,这种非理性的教育价值追求,不仅造成了教育生态的恶化,也正在深层次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诗教”是我国悠久的教育传统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