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世界(教师版)2024年第2期

语文世界(教师版)

语文世界(教师版)2024年第2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语文世界》杂志是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一直秉承“青少年的、大语文的、高品位的”;办刊宗旨,真诚地为广大中学生的学习服务,我以文摘与自组稿件相结合的方式精是选优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的同时,引导学生轻松步入丰富多彩的大语文世界

目录

卷首语 | 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夏丏尊先生是一位理想家。他有高远的理想,可并不是空想,他少年时倾向无政府主义,一度想和几个朋友组织新村,自耕自食,但是没有实现。他办教育,也是理想主义的。最足以表现他的是浙江上虞白马湖的春晖中学,那时

专题研究 | 以“美”育人:优化大学语文教学实践

大学语文是一门通识性的学科,是奠定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学科。大学语文要尚“美”,追求“美”的品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让学生各自的语文文本解读“美美与共”。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学生要

专题研究 | “立学课堂”视域下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网络时代,各类自媒体应运而生,不同的信息资源也如百花争艳般呈现在大众视野。整体来看,这些自媒体的信息短小,虽然它符合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却也隐含着诸多弊端,那就是容易让人形成碎片化的认知。对初中生而

他山之石 | 审美化教学:在散文鉴赏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鉴赏散文,教师要架构起散文审美的支点,引导学生从散文的语言、情感以及意象入手,去感受、体验、感悟。高中散文是一类灵活而自由的文体,最为鲜明的特质就是“形散神聚”。散文描摹的对象不是抽象的,而是

他山之石 | 情境交融,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诗歌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审美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传统文化中的诗歌文化等愈发受到大家的重视。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愈发明显,那就是小学生对待诗歌的态度,以及学习之后呈现出的效果。事实上,一直以来,诗歌文

他山之石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教学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无论是在选材,还是考查内容上,都呈现出创新化、“反常化”的趋势,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思想内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选才方向。基于此,笔者围绕“解析选

他山之石 | 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进行“审美化”教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领略到古诗词的审美旨趣、审美意趣、审美情趣、审美妙趣等。一、感知古诗

教学例谈 | 从最近发展区谈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践

教育学者指出,教育在个人学习和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与促进的作用,但要确保个人能够充分发展,首先要确定个人发展期间的两种水平数值。这里所指的两种水平数值,第一种是学生目前所具有的学习水平,第二种是指学生经历

教学例谈 |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

综合性学习指向语文课程内部的多方面整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中紧密地联系教材内容与实践活动,给学生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渠道,促使学生在自由的学

教学例谈 | 读写结合,助力语文素质提升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分开进行的。阅读课通常不会涉及写作的内容,而作文课也不会接触阅读的项目。这种分散的学习形式,不但制约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也会给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带来影响。所以,革新教学

教学例谈 | 基于单元整体的初中语文项目化教学

初中语文项目化教学立足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来说,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挑战性。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单元整体,聚焦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实践证明,项

教学例谈 | 立足大概念,设计项目化作业

项目化作业是初中语文作业的一种新形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以单元为组织单位的,为教师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了可能。项目化作业是语文项目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单元人文主题和

教学例谈 | 初中语文“开架式”作业的布置策略

“开架式”作业产生于新课程教学背景,立足于学生主体,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设置层次化的作业,使学生可以借助作业积极复习所学内容,提升语文综合素质。同时,“开架式”作业,注重作业质量,以增强学

教学例谈 | 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涉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因此,如何从关键导向到多维发展,科学合理地设计初中语文作业,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

教学例谈 | 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实践探析

结构化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具有目标指向明确、内容深度关联、能够调节重构的特点,这与语文要素整体设计、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编排特点高度吻合。由此可见,开展语文要素结构化教学,对于学生在相关知识建构与能力形

教学例谈 |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语文单元融合教学新途径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能,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与感悟,在初中语文单元融合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从中获得新鲜且丰富的学习体验,从单元学习中汲取

阅读在线 | 浅议阅读提升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这些思维能力不但是支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重中之重,同时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

阅读在线 | 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大单元教学以单元主题为线索,串联多个语篇,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单篇教学模式的短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并在主题的引领下了解文章结构、理清情节脉络,促进自身阅读能力的综合化发展。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

阅读在线 | 在阅读中引出矛盾,在思考中提升思维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了解事件真相,获得审美体验和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活动。然而,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通常都是教师带着学生去读,学生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分析问题,缺乏主观能动性,制约

阅读在线 | 深度学习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语文学习重在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所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通常都体现为“教师讲解+学生训练”

阅读在线 | 文本间性视域下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世纪兴起的“文本间性”理念,是我国语文学科教育领域积极探索的内容之一。该理念倡导对文本内容深度解读与重新解构,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实现文本重建以形成全新认知。群文阅读的科学性已经得到了

阅读在线 | 建构“全阅读”范式,打造阅读教学的新样态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经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这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阅读引导功能,彰显语文学科的阅读引领价值;要立足于“互联网”时代,直面学生语文学习综

阅读在线 | 如何在初中名著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针对课外阅读,新课标明确指出,第四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统编教材充分贯彻这一理念,每学期都穿插编排必读与选读名著,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完成阅读量的同时,也能实现语

阅读在线 | 学会在阅读中寻找“论证”

议论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语文考试中也占据着极大的分数比例。然而,由于缺乏经验、技巧,很多初中生在阅读议论文时采取的方法和思路,与阅读记叙文如出一辙,降低了阅读的效果。议论文是由

阅读在线 | “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阅读教学

新课标强调语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统编教材的编者也注意到这一点,围绕单元要素及人文主题编排语文教材,目的是为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优化创造条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根据“双减”要求

阅读在线 | 语用视角下语文深度阅读策略浅析

新课标提出构建学习任务群,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对标新课标的精神,立足学生的实际,积极推进语用教学,在锻炼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助力他们理解文本,推进深度阅读。一、聚焦语用本位,助推阅读

阅读在线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探索

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生的阅读方式灵活多样,短视频等电子产品消耗着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无法静下心来阅读《红楼梦》整本书。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教学中试着采用“五步驱动法”来调动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以

写作教学 | 跨学科思考让作文更生动

初中生写作存在认知“狭隘”的问题,思维和认知始终停留在语文层面,缺乏发散性的思考。所谓发散性思考,就是跨学科思考。比如,描写一对仇人碰面的场景,有的学生只能单纯地描述“他们关系并不和谐,这次碰面恐怕又

写作教学 | 趣味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写作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板块,加强小学语文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局限性大,缺乏创造性,很多学生在写作教学中都是被动参与,提不起写作的兴趣。教师与其纠结如何将写作的技

写作教学 | 单元要素视域下的习作教学策略

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大特点。统编教材的编者践行这一理念,在编排中围绕“单元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双线编排。其中,单元要素主要有两条,一条指向阅读,一条指向习作。以统编教材三

语文叙事 | 读中生疑,养成质疑意识

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懂得如何提问,缺乏最基本的质疑意识。教师说什么,他们便听什么。在学习的道路上,学生只有大胆质疑,才说明他们真正地吃透了知识。教师要革新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采

语文叙事 | 品经诵典,立尚美之志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这比较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它将教育的重心从“字纸篓,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转到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备“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

语文叙事 | 美的教育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经典界定。人文性与工具性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统整在一起呢?笔者认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统整于美育。美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坚守”。美的教

语文叙事 | 小学语文个别化学习指导策略

个别化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将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思路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潜力与个性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在本质上符合“人本”理念。教师采取个别化学习指导措施,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发

语文叙事 | 优秀的作文是“改”出来的

写作是一门艺术。一直以来,很多学生都为如何写出优美、精彩的作文而努力。实际上,真正能写出精彩作文的学生寥寥无几。究其根由,主要和学生的写作习惯有关。目前,很多学生写作文都是一次性写成,很少对文章进行修

语文叙事 | 流动不息的紫藤萝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收录教材多年,作者通过紫藤萝的“今昔对比”抒发自身对生命的独特感悟,给不少读者都带来了精神振奋的力量。那么,作者的这种细腻感悟是如何生成的呢?何以产生如此动人的感召力呢?《紫藤萝瀑

百家讲坛 | 践行立德树人思想,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自“立德树人”思想普及以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去培养”,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方向。语文核心素养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审美情操、文化底蕴和实践能力。从发展的角度讲,核心素养更趋向综合性发

百家讲坛 | 走近苏轼,以文养德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巨星,在诗、词、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苏轼20岁考中榜眼,40岁成为文坛领袖,“乌台诗案”让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却没有把他压垮,他将生活过得诗意盎然。后来,苏轼遭受了

百家讲坛 | 以情境化教学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诗歌,更要发展、提升学生的“诗性智慧”。为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将诗歌教学的内容融入其中。情境是学生诗歌学习的重要载体,

百家讲坛 | 基于“问学课堂”的大单元教学策略

何谓“问学课堂”?通俗地说,就是基于教师主“问”和学生主“学”的结合。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还彰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统编教材是围绕单元要素与人文主题进行双线编排的,便于教师整合单元素

百家讲坛 | 聚焦“问学课堂”,在任务群中落实单元要素

新课标强调构建学习任务群,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统编教材从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角度出发,围绕人文主题与单元要素进行双线编排。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教材的特点,聚焦“问

百家讲坛 | 从阅读与辩论谈高中生质疑意识的培养

在阅读中培养高中生的质疑意识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促进学生阅读质量和水平提升的关键。另外,在提出质疑之前,学生还会经历对阅读材料的整理与提炼的过程,此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锤

百家讲坛 |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学科教师要发挥学科的优势,找到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引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借助阅

百家讲坛 | 高中语文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策略

主问题设计对课堂教学任务执行及落实均起到正向作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主问题学习课程知识,有利于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概述主问题的基本特征,阐明主问题的建构策略,分别是根据文本

百家讲坛 | 纳入文学阅读的小学童话教学策略

童话按文体分类作为文学作品是妥当的,只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往往被当作故事来阅读。新课标将“阅读与鉴赏”作为重要语文实践,还推出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些都表明作为文学作品的童话,在教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