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3年第19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3年第19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探索 | 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的德育意义与实践要义

摘 要2020年底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较2019年发布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关于允许教师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的条文。这一改动既是对班级道德

探索 | 协同视角下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研究

摘 要随着学科德育的全面推进,体育与德育融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体育与德育协同育人符合体育学科素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家校社共育的要求。基于协同理论视角,小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实施需要积累

话题 | 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摘 要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的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生命安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从教育理念、内容体系、实施途径三个维度对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行初步构建,可以为小

话题 | 健康是教育的根本

摘 要增进和完善人的身心健康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更是我们理解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要义所在。功利化的学校教育滋生了学生的怨恨情绪,迷恋加速主义的现代教育破坏了人的自然生长,这些导致学校自身的德性遭到

讲堂 | 学校心理“三预”体系建设中的工作重点

摘 要深圳在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政府为主导、以学生为核心、以学校为基础、全社会各部门联防联控的学生心理危机的“三预”体系。如何保障“三预”体系不流于

样本 | 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的“南山”行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以“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为目标,深入落实、拓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样本 | 实施“五个一”工程 提升家长养育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就家庭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家

第一线 | 坚持“五养”举措,培养“有根”之人

当前,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不显著、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教育观念薄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幼一体化理想信念工作室联动

第一线 | 小习惯 大德育 养成“四动”实践探索

成立一年以来,工作室深入研究中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内在机理,探索习惯养成的教育方法,形成了“良好环境触动”“集体教育带动”“自主管理发动”“评价导向推动”的习惯养成“四动”模式,进一步拓宽了校家社协同视域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