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2年第2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第2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学科德育:最需要的是真正去做

学科德育是一个老话题。面对老话题,从研究的角度看,需要创新 但从实践来说,创新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去做。如果不去做,再多的理论、再多的创新都是没有意义的。“学科德育最需要的是真正去做”这

观察 | 德育一体化实践的几个误区

德育一体化,从正面角度讲,就是要注重学校德育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学校德育的专业化水准。其中,一体化的内容包含了德育的政治立场和价值方向、内容、学段、学科、资源、主体、路径、评价等各个维度。对学校来说

观察 | 教育惩戒的运用策略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第一次将教育惩戒纳入了法治轨道,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规定,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以及实施的

探索 | 生命道德教育的作用机理与现实诉求

摘 要在技术时代与现代社会,传统德育式微,生命道德教育的当代意义空前凸显。而实践中生命道德教育遭遇了难以深化的困顿,为此,梳理生命道德教育的作用机理具有必要性。利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理论,可以把生命

探索 | 我国中小学生校外学习状况调查研究*

摘 要&nbsp 校外学习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和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我国中小学生的校外学习场所包括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社区活动中心等,其中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接受学科补习。但由于校

话题 | 学科德育:概念、特点及形态

任何一门学科都天然内含着德育,或者说德育是学科的内在属性。学科德育是从学科内部生发出来的,学科教学与学科德育本是一体。但是在现实学科教学中,仍存在教书和育人相分离现象,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所以,必须回到

话题 | 近年来中小学学科德育研究述评

摘 要&nbsp 中小学学科德育研究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其论域包括:学科德育相关概念研究 学科德育与学科教育关系,学科德育地位、特点与价值,学科德育主体与方式等整体性研究 人文类、科学类、体艺类学科德

话题 | 中小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 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学科德育建设的成效。对352位普通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基本达到良好水平,但存在薄弱环节 不同性别、职称、任教学段的教师,是否担任行政职务的

话题 | 在学科德育中成就学科教师的优秀

摘 要&nbsp 学科教师是教师的基本身份,学科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德育是教学的内在规定性,不是外在的,也不是另加的,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教师的专业品格和能力。学科德育要基于学

讲堂 | 守护专业伦理,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董吉贺,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作者根据2021年11月6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1年新教师培训班上所作的同名讲座整理而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教师专业伦理与专

样本 | 开展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播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红色资源开发

样本 | “现代·绿茵阁”创美劳动项目化学习探微

“劳”在《汉语大字典》里,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要求与新价值,赋予了劳动教育“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崇高地位,并倡导

样本 | 构建“五位一体”的学校心育工作体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强调,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1] 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心育

第一线 | 好的教育从校门口开始

我们的教育应该从校门口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营造出时时、处处有教育的良好氛围。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可以学会用善意去对待别人,就会相信人间有美德、世界有真理,就会把这种关心他人的感情、行为从

第一线 | 党团队一体化,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全链条

为拉近革命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党团队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下,教师进行主题式整合,打破时空局限,将校内小课堂与校外大课堂融通,拓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将课堂搬到党史馆、革命纪念馆等,将书本上抽

第一线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路径探索

良好的品格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滴融合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达到德育、智育双育并重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