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2年第15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第15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实践何以成人

面对已成的世界,我们要去追寻真相,从中获得见识或教训 而实践为我们预设了一个可能的世界,要求面向未来,把客观对象改造成自己期盼的样子,从中见证人的本质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实践中长大成人的。实

评论 | 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铸魂育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的又一重大事件。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蕴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铸魂育人取之不尽

评论 | 学校美育的问题及突围

“学校美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发展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早期审美教育的意义就是寄予个体生命力量显现以简单的节奏和韵律,

探索 | 赓续传统美德 彰显教育公平

摘 要从古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到如今的“办好特殊教育”,充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关注教育公平源远流长,不断发扬光大。让残障儿童少年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新时代诉求。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指引下,我

话题 | 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体验过程,以实践带动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态。经过近些年的探索,我国目前已形成一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话题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被劳动课程取代吗

摘 要&nbsp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课程在国家课程方案中都属于国家必修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有不少学校却将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到劳动课程中去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着被劳动课程取代或掩盖的风险

讲堂 | 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石中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谈谈家庭中的价值观教育”,想跟家长们谈谈怎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次会议的主题为“双减之后,家长何为”,非常具有时代性和现实

样本 | 聚焦立德树人 筑牢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根基

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学校

样本 | 以党建推动职业院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针对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分院积极摸索党建引领学校发展的原则、方式和手段,全方位调动教

样本 | “新六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探索

自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因其面向学生完整世界、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鲜明底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道强光。近几年,湖北省武汉市育才可

样本 | “青果印象”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地处青果古巷。学校紧扣新时代学生品格培育的现实要求,坚持“一果一世界,千果千芬芳”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文化资源, 将德育工作与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紧密结

样本 | 新时代儿童孝道教育探索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重要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可塑性较强,因此,在这个阶段接收到的教育理念及方式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由

第一线 | 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年级组是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施的场域。我校实行年级扁平化管理,年级主任是课程开发的责任人。年级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启迪教师智慧、扩宽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养方面有单一学科课程无法企及的作

第一线 |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为了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使学生学习更有深度,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采用了“1+2”的课程实施策略。这里的“1”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协作学习 “2”指的是两种教学模式——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教

第一线 | 诉之以情:环保教育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环保教育要成为一种真正抵达心灵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只有以情动人、以情化人,环保教育才能激发生命内在的活力,学生的认知、意志等内在因素才能被激活,学生才会养成环保行为,环保教育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落实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