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28期

作文周刊·高考版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28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佳作赏读会 | 结合时代要求践行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创造的中华道德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伦理精神标识,是激励中国人民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精神力量。深刻理解中华道德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对于丰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能够为创造人...

佳作赏读会 | 构筑道德高地,培养底线意识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端正其意,约束其行。道德底线虽非实物,却是每个人不应触碰的准绳,不能逾越的红线。当禁忌被打破,规则被践踏,人性便会黯淡无光,道德也会流离失所。唯有坚守底线,方能让一切邪恶与污秽在道德光辉的照耀下销声匿迹。 “一日克己复礼...

佳作赏读会 | 在数字时代坚守经典阅读

聚焦热点进入数字时代,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精神生活与互联网早已密不可分。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让经典阅读常变常新。 【热点1】 莫言倡导回归阅读2024年4月23日,莫言向广大读者发出了一则呼吁——回归阅读。他坦言:...

佳作赏读会 | 在快节奏时代重拾阅读

世界读书日当天,“每次刷完短视频都会批评自己”的话题冲上热搜。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哲学家叔本华总结得很精辟:“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打破“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反复摇摆,归根结底,还得摆脱过度的外在依赖,在自律中走向自由。...

佳作赏读会 | 在阅读中抵达“诗和远方”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社交媒体、网络视听应用等平台获取信息,形成了多元的阅读生态。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有其优势:丰富的信息能随时随地快速获得,实现知识的广泛涉猎,从而使每个个体...

佳作赏读会 | 回到经典,享受其带来的诗性滋养

我们呼吁更多的人回到经典中来——无论是通过网络的形式还是纸本的形式。文学经典是历史留给全人类的丰富遗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其民族人类学意义上的历史生成、时代流变主要承载着本族群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而其跨文化交流与...

文化大观园 | 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学习任务文言文指的是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言以及历代作家的仿古作品。由于汉语历史悠久,古今汉语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而古今汉语的不同,又突出地表现在词汇上,除大部分连绵词意义相同外,其余大多数词语即使词形相同,含义也多有不同。特别要注意的...

实战练兵场 |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预测金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生命是一条长河,今日之我源自昨日之我;有人说,生命在于蜕变,今日之我必须打破昨日之我;还有人说,生命是不懈的追寻,今日之我可能回归昨日之我…… 以上说法对我们思考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明赓续都...

实战练兵场 |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2)

热点素材 “新农人”回归乡村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跳回农门”。他们开得了新机器、玩得转新技术,为乡村带来新思维、新理念。他们中,有的是年富力强的致富带头人,有的是懂科技会管理的“田创客”,有的是懂市场擅经营的“农业经理人”……比如,银川...

素材多棱镜 | 博物馆奇妙游

时事素材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漫步于一座座博物馆,听它们于静默中诉说沧桑繁华,在方寸间一览千年;亦见证国家的历史,跃动民族的根脉。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聚焦教育...

习作飞羽集 | 古琴的力量

古琴,乃修身养性之器。在习琴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古琴的神奇力量。 我的第一重体会是,“古琴悦己”。11岁古琴启蒙时,我习练的入门曲是一首回环往复的小曲《秋风词》。我很快就学会了挑、勾、抹的技巧,也陶醉于泠泠琴音。14岁时,我跟随一位德高望重...

习作飞羽集 | 治水之功,和谐之业

“水文化”以一水滴琢人,以无私泽被世间。治水始于才,兴于德,其智慧贯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千年而不衰。治水者的实践积淀成了朴实的艺术、精深的理念,沿用至今。以水为师,诚正一心。水乃万物之调和,顺势而柔,逆流则坚,若欲御水,先知脾性。余秋雨言...

习作飞羽集 | 苏轼的三重心境

翻开苏轼的诗文,便不难发现“赤壁”是一个避不开的关键词。我在他关于赤壁的诗文中,得以窥见其人生的三重心境。 被贬至黄州后,苏轼登上了赤壁矶之巅,俯瞰浪涛吹雪,览尽如画江山,遥想乱世英雄,一时心头澎湃、豪情万丈,于是挥笔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

技法点拨台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任务概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去落实的学习方式。下面以《红楼梦》阅读为例,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欣赏其精彩之处;梳理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

技法点拨台 | 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高考命题“立德树人”的时代导向性也强调正确“三观”及个性表达。高考作文命题贴近考生学习、生活实际,重在引导考生担负起时...

技法点拨台 | 乐悲相推,成功方至

【写作示范】北大教授姚洋说:“乐观者赢得未来。悲观者赢得当下。”但未来与现在并非鱼与熊掌,为何不可二者兼得?乐观是成功路上的那盏明灯,经久不灭,照亮我们前行的漫漫长路;悲观则是成功路上的微弱星光,时常提醒我们不要忘了脚下的坎坷。 何以见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