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3年第5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3年第5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新时代为什么要重申集体主义教育

所谓集体主义,就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于集体、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一种理念或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人才有可能获得个人的自由。所谓集体主义教育,就是引导人们理解集体主义的理念和

评论 | 教育元宇宙背景下的青少年生涯教育发展

从技术角度看,元宇宙是新一代人工智能、VR/AR/MR/XR、区块链、新一代通信技术、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规模化统合[1],通过构造“一个与自然宇宙相映射但又能给人提供自由创造空间的数字虚拟宇宙”[2],

探索 | 解构与重塑: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论析

摘 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方法与形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尽管人工智能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价值意蕴、主体地位等方面造成了解

探索 | 大数据方法应用于德育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 大数据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为德育研究带来新机遇,对提升德育研究的精准性、改善德育研究的滞后性、增强德育研究的客观性、提高德育研究的全面性起着重要作用。但该方法应用于德育研究中的科学性仍

探索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网络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

摘 要 网络安全教育是信息时代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网络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也都高度关注。保障学习者在网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安全,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讲堂 | 新时代需要新德育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

样本 | 有效落实“双减”,迈向教育新生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要做好减轻学生过重作业的“减法”,又要做好课堂提质增效的“加法”。成都市棕北中学始终坚持师生双主体发展理念,把教师发展作为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基础,形成一

样本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融合性德育课程的校本实践

融合性德育课程是指遵循“五育融合”的思想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知识、社会生活和活动经验的融合为主,深入探索德育融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方式方法,构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的德育

样本 | “六艺”融美:开创学校美育工作新格局

儿童的卓越成长是学校存在的全部意义,努力追慕美好、创造美好、成全美好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深入贯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新课标要求,以“大美育”观重

第一线 | 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生法治教育模式探索

法治教育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才能在学生内心植入法治的种子,从而让他们真正认同法律、敬重法律、信仰法律。深度教学是核心素养理念培养下的课堂教学追求,问题导向是深度教学开展的重要

第一线 | 指向批判性思维的儿童哲学引导策略

道德与法治课课程培训应强化有关儿童哲学引导策略运用能力的训练,为教师提供用于指导学生开展论证的思维支架,使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课堂对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作为二十一世纪人才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