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3年第15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3年第15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做好核心课题 培养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使命,就是要做好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回

评论 | 把友谊还给儿童:兼论儿童友谊的“无用性”

摘 要 儿童友谊发自于“无用之事”、得益于“无用之情”、维系于“无用之心”,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本质的“无用性”。这种“无用性”恰恰是友谊真正能够对儿童身心发展起作用的根本之所在。要保障儿童友谊的“无

评论 | 将日记当成日记体作文批改的道德影响

摘 要 日记是由民法典保护的个人隐私,是隐秘情感的宣泄空间,具有私人性、真实性、自由性等特征。而日记体作文是一种采用日记体裁来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两者存在本质差异。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常会混淆两者的概念

探索 | 做减法的德育

摘 要 道德教化的“不可言说”根源于语言的有限性和道德教化在纵向与横向上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且,道德在本原上归属于个人领域,体现为道德的自主性、个体实践性,以及道德的自我评价。以上几点造成了道德教化

样本 | 推进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共育“光明”未来

作为广东省首批“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实验区,深圳市光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发展理念、工

样本 | 幼儿德育实践:光明区学前教育的行与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学校指明了新时代育人的方向,要求学校要重视德育,做到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学前教育事业改革

样本 | “五位一体”协同创新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是由深圳理工大学、光明区人民政府和深圳市教育局三方共建的一所高水平、现代化、未来式公办实验高中,是深圳市理工特色高中。学校秉持“建设一所有中国气派、有国际视野、有学府气象、

样本 | 创新改革评价机制 增强三全育人实效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东周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立校、以德树人的办学方向,以“尊重生命·享受教育”为办学理念,立足“培养自立、求真、创新的新时代好少年”的育人目标

样本 | 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是由中山大学和光明区委区政府合力打造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秉持“光德明理、守正创新”的办学宗旨,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校训,以“遵循教育规律,

第一线 | “追光教育”让学生绽放精彩

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是学校的法定义务,国家课程对校本课程具有统领作用,但校本课程也需要体现学校的特色,要在培养一个“完整人”的基础上,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诸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