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2年第6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第6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要在“融入”上下功夫

教育部在《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内容进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议方案》中最初提出了三种形式,一是采用编写专册方式,二是根据学科特点渗透相关内容,三是设置专门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课程。三种方式应该说各有优缺点,可能考

观察 | 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实践反思

2017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规范课后延时服务的政策文件,并于2021年秋季开学在全国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成为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实践尝试。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

观察 | 名班主任工作室评价需进行三个转变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种类型,名班主任工作室被寄予厚望,也在引领班主任专业发展、发挥辐射作用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积极的作用。对于名班主任工作室而言,评价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当前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评价在促进名班主

探索 | 新时代重返日常实践的教师专业道德

摘要:教师专业道德是我国教育自始至终的内在实践特征与要求,也是教育学者持续的重要研究主题。然而理论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较多关注“学科专长”“教学能力”等显性层面的技术理性,常常忽视教师作为“整体的人”之

探索 | 当前家校共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摘要:家校共育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亟须解决的问题。当前,家校共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校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重视不够、共识不足、内容单一化、方式单向化、机制不健

话题 |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从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健康观、安全观,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其一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2021年11月,教育部制定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该文件的颁布

话题 |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时代意涵

摘要:《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是推动新时代生命教育重要的国家政策,是学校教育体现与落实“生命至上、健康第一”价值观的重要指南 它是以“生命之眼”看安全与健康教育,为安全与健康教育注入

话题 | 系统优化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要:青少年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要构建以主题课程为“点”、专设课程为“线”、渗透课程为“面”、活动课程为“体”的立体课程样态 坚持以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干预性教育为辅

话题 | 学科课程目标如何体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摘要:《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颁布标志着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将正式走进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小学阶段具体目标、课时目标进行分析,该课程目标中包含了丰

话题 | 生命教育的价值与隐忧

摘要:生命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既与教育理论演变的内在逻辑有关,也与教育实践的时代责任有关。无论是理论表达还是实践叙事,生命教育话语系统仍然近乎支离,生命教育的价值需要深度确证,生命教育的隐忧则需要高度提防

讲堂 | 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教师的信念与行动

成尚荣,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尊敬的校长、书记及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想和大家谈谈“中小学教师怎样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让心中的教育信念变成扎扎实实的行动”这个话题。去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

样本 | 加强五育融合完善育人体系

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探索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以“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总要求,着力探索五育从“强起来”“通起来”到“融起来”的教育行动计划,通过打通五育边界、

样本 | 城市初中学校劳动课程育人体系的建构和实践

创建于1996年的成都市棕北中学,经过26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文化深厚、学养丰富、品质优异、特色鲜明的成都市初中教育优质品牌学校和武侯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办学思想,将“

样本 | “劳动创造幸福”的育人实践探索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分校自建校以来,始终以“让每个孩子享有幸福的童年,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办学目标,秉承“幸福从爱开始”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劳动创造幸福”育人理念,依托“幸福农场”种植基地等劳动教育

样本 | 构建三阶课程赋能学生成长

芙蓉城南、锦江河畔的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创办于1939年,是成都市首批名校集团之一。学校自2000年起开设劳动教育课,由劳动教师牵头,各学科教师参与,共同编撰校本课本——《新编劳动技术教育读本》。2020

第一线 | 红色德育全息化创新实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德育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基因传承方式,让固化、传统的红色德育破除僵局,“全息呈现”,这一举措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教育要求、满足学生需要,有效地提升了红色德育的亲和力、针对性

第一线 | 教师学科育德智慧生成的三条路径

每位教师都需要不断提升育人水平,完成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价值转向。但这不是提要求、靠检查就能实现的,需要从日常的教研改进以及师生行为上共同塑造,形成师生共同的学习文化,形成学科教学中良好的育人土壤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