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上旬2023年第9期

中学语文·上旬

中学语文·上旬2023年第9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学语文》杂志创刊于1958年,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是我国最早的优秀语文期刊之一。办刊宗旨:倡导教学新的理念,引领教改新的潮流,传播教研新的成果。坚持贴近时代、贴近读者的编辑思想,展示名师、名校、名人风采,扶持教坛新秀,将最新的信息、最精的成果、最佳的设计展现给读者。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理论探索、名师风采、教海拾贝、单元教案、学习语言、阅读教学、课文探胜、争鸣园地、质疑问难、写作津梁、复习备考、高考回眸。

目录

理论 | 传统“出入法”思想的学理剖析及教学转化

摘 要 “出入法”是传统读书法中的根本大法,其学理体现出完备的整体性和强烈的本土化特征。它明确提出了文本空间化思想和过程性的阅读规律,并在如何打开文本空间和促成阅读对话上给出了独特的标准。这对当今阅读

名师频道 | 语文观课评教的建议取向

摘 要 建议取向是语文观课评教价值取向的拓展与延伸。扎实的观课与科学的评议是有效建议的基石,有效的建议是评议的现实之需。从评议走向建议,以教学优化为价值追求,以开放包容为文化基础,以课程与教学理论为知

名师频道 | 《诗经》:从诗歌到儒家经典

摘 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又是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诗到经的变化。今人阅读《诗经》,既要把它当作经典文学作品

教学 | 学生语文言语思维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

摘 要 语文言语思维指学生在运用言语过程中,通过思维提取语言表达思想的心理机能。当前,学生的语文言语思维存在的问题有二:读不懂文本的言语意义,难以用精准的言语表达。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采取如下教学策

教学 | 单元视域下的教学选材

摘 要 像写作一样,教学也是需要选材的。在单元阅读教学的选材中,材料就是这一单元里的课文。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往往需要选用“几篇”课文。在解决不同问题的时候,同一篇课文又常常被重复选用。一个单元的

教学 | 匠心独“转” 别开生面

摘 要 议论文写作升格的关键在于思维的升格,而思维升格的关键在于“转”的升格。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多加训练,让学生有“转”的意识,学会“转”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转”的方法:递进

教学 | 基于教材行文“意识” 全面建构行文逻辑

摘 要 本文基于2023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以新课标为参照,对考生在行文逻辑的写作误区进行分析,再以教材为基点,遵循文本“意识”,进行文本探究,旨在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中培养行文“意识”,以读

教学 | 基于思辨表达的时评写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摘 要 本文基于时评写作教学实践的融入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思辨能力的发展、理想表达的习得和情感特质的形成、真实情境的创设和在场意识的参加三种原则,创设学习任务:借助特定情境的还原,帮助学生提取写作元素;借

教学 | 文本解读知识模型建构的四个原则

朱平/ 设计 汲安庆 /评析摘 要 语文教学设计中,要想建构文本解读知识模型,让学生在审美创造中确证自我精神生命,教师必须把握层次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独特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教师要注意独特的视角切入,

教学 | 高中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研习任务的理解与创设

【设计说明】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必修部分凸显“学习”的要求,而选择性必修(以下简称“选必”)部分凸显“研习”的要求。从“学习”到“研习”,这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型(学习深度的掘进)以及研究性学习(研习

教材 | 为什么“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摘 要 通过进入感觉、想象、具体化、概括、推理等思维过程,我们可以从《统一》这首诗中解读出如下哲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切都没有分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通过对解

教材 | 情起意象生 情转意脉动

摘 要 读者很容易感同身受李清照词作之中的“愁”,如聚少离多的相思之愁、国破家亡的憔悴之愁、追忆从前的感伤之愁。然而,粗浅地将众多愁思混为一谈的做法并非万无一失,样貌的模糊导致读者感受汛期的姗姗来迟—

课改 | 古诗词学习中虚拟情境设计的策略与误区

摘 要 古诗词学习中富有创造性、启发性和实践性的虚拟情境可以带来自由的想象、情感的交融、审美的愉悦。情境设计应该以情为中心,以境为主体。恰当的、新颖的、具有创造性的虚拟情境设计需要依托多元载体,实现观

课改 | 中学项目化学习设计困境和解决途径

摘 要 在项目化学习本土化过程中,项目化学习建构知识的不确定性和我国学业质量标准含具体知识的要求产生了碰撞,项目管理和指导的复杂性带来了项目化学习实践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项目化学习理念的高要求和我国具体

课改 | 戏剧表演的学习任务设计研究

摘 要 戏剧表演能够让学生深入体会戏剧情境和人物性格,发展同伴合作与社会交往能力。统编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了戏剧表演活动,从设计理念来说这是值得称道的。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深入讨论戏剧学习的知识观、任

课改 | 论整本书阅读的思维支架搭建

摘 要 整本书阅读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方面表现出的价值大有可观。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思维支架,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统整与概括能力、对比分析能力、辩证思

课改 | 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语文任务型教学创新实践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还是教学评价的实施都应该重视情境,尤其应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而典型任务正是连接真实情境和综合实践的

评价 | 新材料作文读题的困局之思与突围之路

摘 要 高考新材料作文考查背景下,考生在读题时容易遭遇忽略材料逻辑、漠视提示语、抓偏关键词的现实困局。本文以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例,具体论述新材料作文读题的突围之路,以期对语文写作教学有一

拾贝 | “读出味道”的阅读教学

摘 要 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设点”紧凑、“落点”固定、教师误成“读者”、学生无法实现“深度具体化”等问题展开讨论,旨在让阅读课堂更“有味”、更“多味”。教师可通过尝试“漏斗型”教学形式,强化学生自主

拾贝 | 让单元作业呈系统、显多维、讲重构

“作业又是熟悉的陌生人”,王月芬老师在《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中如是写道。一、定位要准确,依课程目标系统思考长期以来,作业被视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往往局限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而王老师主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