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变的是教案,不变的是品格 课堂教学是一种现场生成的行为,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教师需要及时妥帖地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变化。当然,“变”的是课堂流程,而“不变”的应是教师的教学品格。支玉恒老师执教《第一场
本期话题 | 十年磨一剑,行走在“学本”的路上 “学本课堂”强调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自主发展。构建“学本课堂”符合深度课改的需求,也给一线教师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抓手。在教学中,如何践行“学本课堂”理
本期话题 | 活动助学 变“失”为“得” 【摘    要】统编教材实行以来,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发出了教材很难的叹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凸显学习的过程性、实践性、深刻性,从聚集要素、巧设支架、打通路径、文意融合等方面着手,开展多种
本期话题 | 基于语文要素和课后题的学习活动设计 【摘    要】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要素和课后题来设计学习活动,将目标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搭建情境支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提供策略支架,让学生的学习
本期话题 | 例谈“学本”视域下的批注“导学”实践 【摘    要】践行学本课堂理念,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批注“导学”注重整体观照文本,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板块式教学模式,融合对接学习发展点,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实现从
本期话题 | 聚焦核心“定”目标 有效活动“炼”能力 【教材解读】课文以《手术台就是阵地》为题,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了文本中心,一方面写出了白求恩大夫工作环境的危险,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他不畏牺牲、坚守岗位、对工作极其负责、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
本期话题 | “趣”学 “厚”学 “真”学 【教材解读】《古人谈读书》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读书明智”,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从文本内容看,本文由两则文言文组成,按朝代顺序选编了中国古
备课之窗 | 以读促写:立足单元视角,探析读写路径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清晰的大单元意识。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教师应基于单元整体做好教材解读,分析单元语文要素的序列,从制定目标、设计活动、有序读写三个方面对单
备课之窗 | 联结非连续性文本 优化单元整合教学 【摘    要】把联结策略适时地运用到单元整合教学中,使非连续性文本和教材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可最大程度地落实“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课标要求
备课之窗 | 聚焦主旨 梳理文脉 关注审美 【摘    要】《白鹭》《珍珠鸟》《鸟的天堂》在主旨、文脉、审美等方面,存在诸多相通关联之处。教师可在单篇教学之外,设置阅读议题,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从而更深刻地内化单篇教学成果,更
备课之窗 | 古今对照,提升实效 【摘    要】在识字教学中引入古汉字,能帮助学生识字形、明字理、懂字义,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于此,从低年级学生识字现状出发,教师可通过古今对照,拓宽识字路径,丰厚汉字内涵,
课堂新探 | “字母角色化”:拼音教学新探 【摘    要】学好拼音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首要任务。“字母角色化”可成为一年级教师重要的助力。将普通的拼音字母变成个性化的角色,将这些角色融入课堂情境、融入游戏、融入评价,可以吸引学
课堂新探 | 紧扣要素练复述,以说导学促思维 【摘    要】教学《西门豹治邺》,可以紧扣语文要素,以说导学,让学生在“讲故事”中感受西门豹的语言和行为,走进人物心里。为此,教师可采用“学习字词,提炼情节,概括复述”“厘清顺序,抓
课堂新探 | 比较阅读实施“三策略” 【摘    要】开展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辨能力。为此,教师可以搭建导图式支架,通过“导图联结,梳理脉络”“分支发散,品味语言”“对比感悟,关注表达”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比较文本,拓
课堂新探 | 以思维为抓手,让语文教学走向更深处 【摘    要】当下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常常忽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为此,教师要深入挖教材资源,结合语文要素,通过把握“思维点”、巧设“思维链”、编织“思维网”等
课堂新探 | 以《燕子》为例谈“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落实 【摘    要】“想象”是统编教材重点编排的训练要素。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首次出现“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要求,是提升学生文本感知能力的重要节点。教学中使用“图文解码”“文本拼图”“经验
课堂新探 | 统编教材中童话故事教学策略谈 【摘    要】童话浅显易懂,富有童趣。课堂上,教师要牢牢把握童话的文体特征,循序渐进、高质高效地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故事内容,进入文本深处,尝试仿写创编,从而学习知识、训练能力、领
课堂新探 | 基于清单习作理念的低段写话教学途径 【摘    要】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写话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清单习作理念,通过教授观察方法、启发丰富想象、训练语言表达等策略,引导学生梳理出合适的习作清单,并围
课堂新探 | 三级转换,巧设支架 【摘    要】基于写作心理学理论和支架教学理论,聚焦第一学段写话目标,针对学生存在的“想象写话不够主动”“想象内容不够丰富”“书面表达不够规范”等问题,教师应结合教学实例,搭建各类写
课堂新探 | 借力《语文作业本》,提升深度研学品质 【摘    要】语文课堂中时常出现虚假学习与浅表学习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设计高品质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探究。借助配套的《语文作业本》,组织学生
评价研究 | 三步活用·三法互补·三创联动:《语文作业本》的使用探索 【摘    要】《语文作业本》与统编教材紧密结合,具有导学助教的功能,是教师和学生的好帮手。实践中,可采用“三步活用”“三法互补”“三创联动”的策略来使用《语文作业本》,使其成为有效的
评价研究 | 文言文作业设计的三个要点 【摘    要】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课前、课中及课后作业,有助于把教的过程转为学的过程。以《司马光》一课为例,基于教学需要,设计课前作业时,重在经验唤醒 设计课中作业时
评价研究 |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1.联结学习文言文的经验,通过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2.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图式,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3.能解释“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4.
评价研究 |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1.通过看文字讲故事,唤醒学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体验,拓展习作选材思路。2.借助心跳曲线图的绘制与交流,理清事件的过程,说清自己的感受。3.编辑“心跳故事册”,记录成长中不一样的自己,留下成
评价研究 |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组作业设计 【作业定位】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且语文要素呈螺旋递进的方式进行编排。依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要求,教师要立足单元整组内容,根据单元学习功能
观点主张 | 从浅处入手,扎准古诗教学的“穴位” 【摘    要】统编教材中编排了不少古诗。从浅处入手,可以扎准古诗教学的“穴位”。具体而言,可以从人物故事、童真意趣、乡风俚语、亲缘友情、生活常理等维度着手,引导学生走进诗歌,进而产生
观点主张 | 从“逐条关注”到“融通处理”,让语文要素落实见效 【摘    要】统编教材以序列化、体系化的方式设置语文要素。单元语文要素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教材的编排用意,教师教学时要避免对语文要素进行逐一关注和落实,应对其进行统整处理,结
观点主张 |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中国古典作品误读解析 【摘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中国古典作品集中,文言知识丰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把体现中国古代璀璨文化的经典文本保证讲准确,努力讲透彻,责无旁贷。故针对《自相矛盾》《杨氏之子》《
观点主张 | 统编教材中几个句子的评改 统编教材是编写组、评审专家历时多年、反复斟酌,又经过各地教师多轮实验试用,才推出的一套高质量的教材。尽管如此,仍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情况出现。针对这一点,编者在每册书的“后记”中都提出“期盼使用本套教科书
观点主张 | 指向项目式学习的文体单元教学探索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一册都会以文体组织部分单元。如何教学此类单元?笔者想到了项目式学习。所谓项目式学习,指围绕主题,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那
观点主张 | 略谈第三学段学生随笔教学策略 学生日常写随笔时会常常出现内容空洞、语言乏味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缺乏寻找素材的能力,还缺乏习作的动力。要想让学生会写、善写、乐写,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层层深入,让学
教师博客 | 多措并举,助力整本书阅读 【摘    要】统编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教师要通过“激发思维,让学生有兴趣地读起来”“任务驱动,让学生有目标地读进去”“交流分享,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