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年第8期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2年第8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教学月刊小学版》是一份公开出版、面向小学教师的专业期刊。创刊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稳步上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全文转载的数量历年位居同类杂志前茅。为进一步发挥刊物的品牌优势,从2010年始实行了全面改版,由原来的综合办刊改为分科办刊,目前有《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三个版本。改版后期刊进一步贴近了一线教学实际,质量和发行量得到显著提升,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目录

卷首语 | 不要做“心不在马”的教师

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公开课。看得出,这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很精巧,环节之间的过渡也很紧凑,特别是对教材的解读有出人意料之处,在教学策略等方面也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抛

本期话题 | 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融会贯通

单元项目化学习把“项目化学习”引入学科教学,是践行课程标准、促进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很多教师虽然做了相关尝试,但在设计问题情境、项目任务、项目评价等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时陷入了困境。近年来,杭州市

本期话题 | 在单元项目化学习中落实语文要素

【摘&nbsp &nbsp 要】立足教材单元的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把各单元语文要素作为聚合器,将落实语文要素的载体诸如单元导语、课文及课后练习、语文园地和单元习作等,进行整合升级、重新设计。具体而言,

本期话题 | 单元项目化学习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摘&nbsp &nbsp 要】在单元项目化学习中,设计表现性评价十分关键。教师可从“依据项目目标,确定评价目标 根据项目成果,确定评价维度 立足两个‘实际’,确定等级水平”三个方面着手,以期达到以评

备课之窗 | 用好阅读策略 用活文本信息

【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语文要素进行编排。学习本课前,学生通过前两篇单元精读课文《竹节人》《宇宙生

备课之窗 | 顺“势”读长文 “理”“趣”求兼得

【教材分析】《芦花鞋》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第四章,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人编芦花鞋,青铜去卖芦花鞋的故事。课文篇幅较长,采用“空行分段”的方式分成四个部分

备课之窗 | “三思”并行,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摘&nbsp &nbsp 要】深层次的文本细读能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明晰的教学思路支撑课堂实践,使教师生成教学思考。由学生负责撰写的“课堂学思”则能反馈课堂实践情况,诊断教学思路的偏正,促进教学思

课堂撷英 | 发现表达特点 落实语言运用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你如果认识图上的小动物,就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出示螃蟹、虾、蝌蚪、金鱼的图片,学生喊出名字)看来大家对河里或者湖里的小动物都挺

课堂新探 | 提升第一学段学生写字技能的策略探索

【摘&nbsp &nbsp 要】小学第一学段是培养写字能力的关键阶段。以低段学生写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切入口,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学情,尊重书写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运笔的方法与技巧,使其准确把握

课堂新探 | 教出神话故事的审美意蕴

【摘&nbsp &nbsp 要】神话故事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性、文化性。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神话故事的结构美和语言美,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美,充分感受神话故事的

课堂新探 | 格物致知:哲理类古诗文的教学路径探析

【摘&nbsp &nbsp 要】统编教材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古诗文。对于这类文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格物致知”理论,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掌握古诗文中蕴含的道理,做到“知行合一”

课堂新探 | 把脉学情 构建路径 选用策略

【摘&nbsp &nbsp 要】落实语文要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应把脉学情,构建路径,选用策略,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活动,从而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课堂新探 | 古典小说学习支架设计的实践探索

【摘&nbsp &nbsp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编排了多篇中国古典名著选文。教学时,教师要设计适合的学习支架来显现情节脉络,勾勒人物形象,揭示叙述秘妙,以促进学习真实、高效地发生。【关键词】古典小说

课堂新探 | 习作惯用语现象的解读、归因与应对

【摘&nbsp &nbsp 要】习作惯用语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正确认识它的存在,辨明其产生的根源,探求适宜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优化习作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关键词】习

评价研究 |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1.能品味、积累、运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和诗句。2.能联系上下文,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3.能按照一定顺序讲解,也能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内容作出调整。4.

评价研究 |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目标】1.借助各类图式,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2.以课文为例进行仿写,打通“读与写”“读与说”之间的壁垒,能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3.在学习伙伴的指引和帮助下,循路而

评价研究 | 优化作业设计 转变学教方式

【摘&nbsp &nbsp 要】实施作业改革,减轻课业负担,必须瞄准问题靶心,优化作业设计,转变学教方式。可让作业设计聚焦语文单元要素,指向学科全面素养的培育 可把作业融入教学全过程,设计学习任务评估

教海拾贝 | 在比较整合中,展现“提问”策略的价值

通读统编教材,可以发现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与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明确语文要素编排序列,可以更好地领会编者的意图。教学时,教师要加强课文、课后习题、相关作业资源之

教海拾贝 | 用形散神聚的方式学散文

《乡下人家》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写景散文,其“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十分鲜明。教学中,笔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

教海拾贝 |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构策略

“双减”政策的出台向语文教学提出了“减负提质”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重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一、分段布置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针对课前、课中、课尾以及课后,分段布置作业,可使教学向两头

教海拾贝 | 以题导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类型丰富,功能强大。如何充分发挥每道课后习题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习题的不同功能,先充分解读,明确编者的编排意图,再分类别择用,以题导学。一、聚焦通读型习题,梳理文脉统编教材非常重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