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4年第7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4年第7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党建引领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党建德育开新篇。党建业务与德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是当前中小学德育改革创新的特色亮点。中小学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坚持把德育摆在首位,围绕党的建设、思政课建设、德育骨干队伍建设等方面

评论 |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摘 要 党史学习教育发挥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有助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以史撑理、以史论理、以史喻理的说理路径,用丰富的史实、透彻的学理

讲堂 | 新时代党建引领德育工作的价值意蕴与实施策略

摘 要 立足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党建与德育深度融合探索,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坚持党建引领,把握工作正确方向

样本 |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区域实践

摘 要 重庆市南岸区针对思政教育领域存在的工作机制不健全、思政课程不贯通、联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区域实际,持续深化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通过有效衔接组织机构、学段课程、实践活动,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健

样本 | 教育“有形”,润物“无声”

摘 要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建立小学“大思政课”体系,是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抓手。打造真实的

样本 | 把握“三条主线”,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摘 要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天津市积极守正创新,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形成了天津特色的经验成果。这些经验的取得,首先基于创建了一套保障一体化建设的组织管

样本 | 聚焦课程思政 品牌引领发展

摘 要 品牌高中建设从本质上可以看作一场包括发展理念、育人方式、课程体系等在内的整体性变革,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天津市第二十中学聚焦课程思政,以品牌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从教育理念、课程育人、教

样本 | 中小学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

摘 要 针对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信仰危机、意识形态等问题,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形式的变化,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通过强化组织建设、深化思想引领、丰富活动育人、拓展阵地建设等行动,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努

第一线 | 弘扬革命文化的跨学科项目学习研究

摘 要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以初中美术大单元《让古街留住红色记忆》为例,从教学目标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