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正确把握区域数字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基础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与要求。数字技术在区域教育的应用日益广泛,区域数字教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伴随着区域数字教研的推进,目前出现数字教
大家关注 | 走向形成性评价:教学评价的改革升级 【摘 要】 推进教学评价改革需要关注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探索形成性评价的落地实施。教师需要明确与共享评价标准,设置面向过程的评价任务,提供高质量的反馈,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反思与协作学习,并基于评价推动教学
大家关注 | 教师如何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行动者 【摘 要】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为扎实持续推进“新课改”提供了行动纲领。教师作为关键行动者要将政策育人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深化行动也从课程实施能力
大家关注 | 孔子为何能“诲人不倦”? 【摘 要】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并忠实践行“诲人不倦”原则的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诲人不倦”,既植根于其勤勉精进的人生态度,也有赖于其对于教师承担启迪教化重任的高度自觉;既立足于其对于教育
专题 | 数字化转型赋能区域教研新样态 编者按: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推进,一些显著的教育发展新特征必然会深度影响区域教研新样态的塑造,推动区域教研方式转型,这不仅涉及数据智能在区域教研中的应用,而且涉及教研理念、内容、方式和工作机制上的系统
专题 | 天津市基础教育数字化教研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基础教育数字化教研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支撑作用日益彰显,数字化教研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教研改革的优势,概括了数字化教研的内涵与特点,针对不同
专题 | “三名”在线:打造区域教研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摘 要】杭州市西湖区依托数字化平台“三名”在线,实现课程资源的融通。通过“名校在线”建设,实现互补化教研,名校与受援学校教师共研教学设计、同任授课教师、师徒互补提升,助力校际共发展;通过“名课在线”
专题 | 区园联动数字化教研提高学前教师研修成效 【摘 要】高质量教研需要依托数字化研训手段。广州市增城区学前教育教研组在探索区园联动数字化教研模式的实践过程中,以智慧教育平台为载体,组建教研共同体,使用平台工具和平台资源开展协同教研、资源分享、培训
专题 | 数字技术支持:让区域教学研修更具生长性 【摘 要】 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时代的共同要求,教学研修同样需要作出顺应时代要求的改变。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研修,能够打破时空局限,创新研修方式,留下过程痕迹,适合长程设计。数字技术支持的教学研修可以有
专题 |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中小学教科研模式探索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将数字技术融入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在先进教育理论或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技术对教育系统结构的
名师工作坊 | 新生态教育的课堂建构与学科实践 【摘 要】新生态教育以全局性、全面性、整体性、开放性、全民性、终身性、实践性为显著特征,显示其培育理性生态人的强大生命力,引领着素养导向下教育发展的未来。新生态教育背景下的课堂建构是关于课堂生态场的建
名师工作坊 | “以写育人”的生态化、素养型写作实践初探 信息化时代,多种媒体相继出现,为人们的表达与交流提供了多种可能,也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对于生态化写作实践,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培育来说,恰恰是最好的情境、最佳的契机。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和任务中,借助
名师工作坊 | “生在课中央”理念的内化与外现 新生态课堂是生态课堂的升级版,是新课标落地后的一次华丽转身。在教师、学生、课程、环境、资源等共同组成的课堂生态系统中,“生在课中央”的主张受到较大的关注。李华老师从教20余年,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作为蔡
课程与教学 | 内容结构化重组,让学习深度发生 【摘 要】 当下,结构化教学受到普遍关注,力图解决教材分课时推进带来的碎片化问题。结构化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有哪些?具体策略在结构化课堂又该怎么落实?本文立足整体视角解析教材编排结构,在学生认知基础上,通
课程与教学 |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历史预习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表现性评价能够检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笔者确定了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素养目标,尝试在初中历史预习作业中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开发基于学习进阶
课程与教学 | 微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以“水的浮力”教学为例,借助微实验,结合教学进阶理论从“教材—学生—教师”出发,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怎么教、怎么测”5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教师通过提供素材、提出问题,让
课程与教学 | 关怀伦理学:德育课堂核心素养达成的路径探析 【摘 要】关怀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具有鲜明人道主义色彩的教育理论,其特点是基于对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双主体关系的深入研究,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关系和社会关系。当下,新课标倡导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与教学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探究 【摘 要】实施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大单元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应用价值、需要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
教师与发展 | 以高质量教师教育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编者按:教育与教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教师与发展 | 庞丽娟:以高质量教师教育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本次论坛会期一天半,活动内容丰富紧凑,研讨热烈。开幕式上,蔡达峰主席在讲话中指出,“高质量教师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规模巨大的教师队
教师与发展 | 关于中小学教师与教研员贯通培养使用的思考 “教研员”作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角色,这支队伍的建设成败关乎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结合武汉市在整合中小学教师与教研员资源与优势方面的探索,与大家分享四方面内容。一、我国教研体系的概况、作用和重
教师与发展 | 构建“1+5+N”区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区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建是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广东省佛山市全面构建“1+5+N”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构筑区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的四梁八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切实支撑。一、整体构建全市“1+5
教师与发展 | 以“一体化联合教研”助力扩优提质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择
学前教育 | 透过成长档案看见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摘 要】幼儿成长档案为个体学习与发展评估搭建记录、展示和对话的平台。针对当下幼儿园普遍存在的评估内容杂乱无序、评估信息呈现静态、评估主体间缺乏对话等问题,文章提出3点优化策略:一是创建“共性+个性”
学前教育 | 幼儿自主游戏分享环节中的教师教学支持研究 【摘 要】自主游戏分享环节是自主游戏后教师基于对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和了解,组织全体幼儿开展的集体讨论交流过程,是教师教学支持的重要时机,对幼儿的游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3所课题实验园18位教师的
探索与回声 | 跨行政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双融创生”路径 【摘 要】跨行政区域的教育协同发展要坚持“双融创生”,强调区域之间的资源融合和机制融通,聚焦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大主体,实现区域教育创生发展。路径包括通过教育文化、办学理念、教学设施、名师资源、教研模式
探索与回声 | “大思政”视域下高中融创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
探索与回声 | 综合实践活动与科学实验深度融合的项目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科间的融会贯通[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更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小学低年段,如何
探索与回声 | 评价视域下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设计 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形式主要为实践性作业,包括课前实践性作业和课后实践性作业。作业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遵循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原则,设计以核心素养为依据的作业以及评价,努力实现
探索与回声 | 高中物理“问题+活动”双轮驱动教学实践研究 “问题+活动”双轮驱动是指以课堂有效问题与课堂活动为双引擎,通过问题投放和生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欲望,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学习中。笔者以
探索与回声 |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i-思维课堂”的实践研究 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也是各项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因此,落实核心素养,思维教学是首要问题。广州奥林匹克中学(以下简称“广奥”)抓住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思维力,根据思维型教学理论,
博览与叙事 | 因爱赴滇,无悔支边 访谈张璐瑶 高荣嫒艺整理高荣嫒艺 张璐瑶一、我的家庭与教育经历1. 重视教育的家庭氛围1966年,我出生于重庆永川,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父亲是重庆江北县(今渝北区)人,读书读得很好,一直在机关工作。
博览与叙事 | 《中国教师》2023年总目录 卷首语新年寄语 本刊编辑部 / 1月(1)真正的投入才是最顶级的养生 涂玉霞/2月(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浅谈教育信息化 赵志毅/3月(1)创造性教育呼唤强师 谭旭东/4月(1)教育情怀浅思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