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4年第20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4年第20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着力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教师职业所应遵循和恪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师德是衡量和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弘扬高尚师德,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健

评论 | 正确把握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三个维度

摘 要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以其深厚的传统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新时代培养教育家型教师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弘扬教育家精神,需从为何为师、何以为师、如何为师三个维度,从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正确

探索 | 我国师德研究的取向审视与未来展望

摘 要 当前,我国师德研究主要呈现出四种取向:规范取向强调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规约作用;德性取向致力于让教师追求崇高道德境界,养成卓越道德品质;主体取向认为教师道德自我是师德完善的先决条件

讲堂 | 论师德师风建设的正面性

摘 要 在对师德师风高度重视中,隐隐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负面性。负面指向的师德师风建设虽有必要,但过犹不及,甚至会有反作用。师德师风建设不妨多些正面性,以正面积极的内容与方法去激发、涵养、壮大教师身上已

样本 | 具身行走:消弭数字化“负能”德育的南山实践

摘 要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了认知过程中身体和环境的作用,认为认知源于个体实践。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以具身认知为取向,旨在破解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学生身心“宅化”、社交能力减弱、能力退化、分辨力不强,以及价值观

样本 | 上好“大思政课”,为青少年打好人生底色

摘 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坚持思政引领,在青少年“拔节孕穗期”实施“精准滴灌”。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南山区结合区域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创新内容、形式、

样本 | 赓续传统文化 铸魂时代新人

摘 要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德育工作室,创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开发中华优

样本 | 共生德育:点亮学生向阳生长的创新实践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了推动区域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作为一所公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通过构建“共生德育”

第一线 | 以德立教铸师魂 躬耕笃行正师风

摘 要 以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为例,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从强化引领体系、优化行动路径、形成监督网络三个方面,阐述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成效。研究发现,通过构建完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