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上半月)2022年第7期

大学教育(上半月)

大学教育(上半月)2022年第7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大学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反映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改革成果,促进高等教育人才素质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和课程改革服务。

目录

教育研究 |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研究:回顾与思考

[摘 要]在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中,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社会变革步伐不断加快,只有具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文章从CNKI(中国知网)中选取研究样本,主要采用计量可视化

教育研究 | 高校教育系统韧性提升探索

[摘 要]2020年上半年,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开展集中在线教学。集中在线教学虽然实现了教育的连续性,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为更好地应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各种危机,需要考

课程思政 | 广告学概论课程思政探索与思考

[摘 要]结合课程讲授实践,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广告学概论》的课程体系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广告学、广告的功能与价值、广告与品牌传播及广告策略、广告调查与效果评

课程思政 | 课程思政融入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

[摘 要]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公共管理专业英语作为公共管理本科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育人上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文章分析了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

课程思政 | 医学人文与沟通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医学人文与沟通是培养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门专业课,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利条件。文章通过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上交的调查问卷反馈信息,分析其实施情况及效果,并探讨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应用方向,

教学研讨 | 面向专业认证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而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的出口环节,应该体现这一理念。但是在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协作精神欠缺、主动性和开拓性不足、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缺

教学研讨 | 基于MOOC+ZOOM在线研讨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 要]受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成为“停课不停教”的主要模式,为了弥补传统MOOC课程在分组研讨、互动启发等环节“同步交互”的先天不足,文章依托MOOC平台和ZOOM直播平台对上海交通大学通识课程机器

教学研讨 | 案例教学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内容抽象、公式概念繁多的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中开展案例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教学研讨 | 工程材料基础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工程材料基础课程组进行了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课程组紧密结合课程重难点内容,设计了“急性子的钢与慢性子的铝合金热处理强化机制研究”这一综

教学研讨 | 舰艇油料勤务课程实战化教学研究

[摘 要]文章从海警部队实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尝试探索了舰艇油料勤务课程实战化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并从课程的实战化考核和信息化数据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提高实战化教学效果的

教学研讨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要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要求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必须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思政”进课堂。文章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为例,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毕业要求的相关指

教学研讨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础力学的翻转课堂探索

[摘 要]基础力学作为高等工科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的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工程基础部针对以上问题,展

数理化生 | “互联网+”时代O2O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摘 要]高分子物理课程内容庞杂、难以理解。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组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学习有机结合,通过构建设计导学、资源自学、交流互学和总结思学四个教学阶段,实现高分子物理课程的线上线下融合式、

数理化生 | 信息资源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信息资源建设课程是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等多个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该课程必须尝试从多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特别突出实践教学改革的作用以便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在研学目标

数理化生 | 基于OBE理念的问题驱动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文章将问题驱动教学作为改善数据结构进阶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提出面向复杂算法的问题驱动教学改革思路。首先,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复杂算法作为实施问题驱动教学

数理化生 |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研究

[摘 要]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校企合作课程是直接与企业岗位对接的课程,由学校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共同为学生授课,其教学内容来自于岗位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其教学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

数理化生 | 游戏引擎应用开发衔接课研究与设计

[摘 要]游戏引擎应用开发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而部分学生由于编程能力不足在学习时会感到困难。为此,可以在游戏引擎应用开发课程开始前插入一个衔接课程,以弥补学生在

数理化生 | 高职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

[摘 要]针对高职生物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统计思维培养为主线,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生物统

文史哲艺体 | 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在华全英文教学探讨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教学现状,从语言、教材、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和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方案的讨论,以期为提高我国留学生教学质量和国际教育影响力建言献策,为吸引更多优秀留

文史哲艺体 | 问题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不愿听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问题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引导学

文史哲艺体 | “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摘 要]“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互联网 +”思维融入课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以交互协同的理念吸收在线学习和面对面教学的长处,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MOO

文史哲艺体 | 肖邦音乐与电影:珠联璧合 相互成就

[摘 要]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其作品极具诗情画意,成为众多经典现代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跨越百年岁月的相遇为研究其艺术种类丰富的美学价值提供了良好的范本。肖邦的音乐作品在电影中的运用是

经济与法律 | 思政进课堂,讲好一堂生动的金融课

[摘 要]文章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参加金融机构与市场金融学线上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加入疫情期间的国家金融政策的讲解后,能对金融工具作用的理解更加深刻

经济与法律 | 混合式教学课程模式探讨

[摘 要]新生研讨课有助于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转换思维模式,在整个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新生研讨课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章以经贸专业新生研讨课为研究对象,

德育心理 | 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的隐性分析与应对策略

[摘 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具有高发性和隐秘性的特征。其中,情感挫折、就业压力以及青少年阶段相对特殊的成长环境是导致其发生心理障碍的重要诱因。而在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上,又呈现出“不愿倾诉”与

人才培养 | 信息安全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摘 要]随着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信息安全专业对毕业实习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之相矛盾的是企业接纳信息安全专业实习生的意愿和能力不足以及实习基地专业性不够。针对现存问题,该研究探索了校企合作新模

创新与实践 | 基于创业学习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摘 要]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大量开设、创新创业大赛的成功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促进了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产生。文章从创

师资建设 |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自评量化体系研究

[摘 要]教育部颁布文件要求研究生导师加强落实立德树人职责。为了便于研究生导师了解自己对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情况,文章提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自评量化体系,将立德树人评价指标专业化,将立德树人典范作为评价

师资建设 |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摘 要]新时代对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更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在当前教育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阐述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从工作保障、制

学校管理 | 全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风险管理

[摘 要]移动互联网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舆论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文章结合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了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近年发生的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提出了管理举措,以帮助

学校管理 | 高校公益性社团建设的现实困境和实践探索

[摘 要]推动高校公益性社团建设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公益性社团目前面临社团指导不到位、学生入社动机多样化、社团公信力不够等现实困境,需

学校管理 | 独立学院转设后树立新品牌的途径探析

[摘 要]独立学院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需要进行转设,脱离母体高校独立办学。独立学院转设后树立新品牌对其未来的长期稳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独立学院树立新品牌要面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