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上旬2022年第5期

中学语文·上旬

中学语文·上旬2022年第5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学语文》杂志创刊于1958年,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是我国最早的优秀语文期刊之一。办刊宗旨:倡导教学新的理念,引领教改新的潮流,传播教研新的成果。坚持贴近时代、贴近读者的编辑思想,展示名师、名校、名人风采,扶持教坛新秀,将最新的信息、最精的成果、最佳的设计展现给读者。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理论探索、名师风采、教海拾贝、单元教案、学习语言、阅读教学、课文探胜、争鸣园地、质疑问难、写作津梁、复习备考、高考回眸。

目录

理论 | 语文解读的原则与视角

关键词 语文解读 类性辨识 篇性开掘 言语创造一、为什么要倡导语文解读当下的文本解读,看似百花齐放,一片欣欣向荣,仔细审视,依然能发现不少问题:一是学科特点不够突出。聚焦情感、思想或文化意蕴,不遗余力

理论 | 项目学习的本质、优势以及适用范围

关键词 项目学习 真实问题 适用范围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中黄荣华老师撰写《拜托了,别让语文再“项目化”了》(以下简称《拜托了》)猛烈抨击项目学习,批判的理由包括:将“18个学习任务群对应的11

名师频道 | 从语感走向“语理”

【任务群解读】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

教学 | 整体思维深度阅读任务驱动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深度阅读 任务驱动一、整本书阅读:基于整体思维的阅读学习方式1.整本书阅读是宏观把握文意的古代读书之法文本阅读是文字形成之后信息脱离“信息情境”远距离传播的方式。采用怎样的阅读方式

教学 | 句义理解与结构转换

关键词 高考阅读 句义理解 同义结构 转换方式句子是语言中最基本的使用单位。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有了一个基本思想,就要一句一句地表达出来。这一句句表达出来的思想就是句子的字面意义。我们平常所说的句义,

教学 | 聚焦“留白”:文学作品群文阅读的突破口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留白 群文阅读长期以来,我们始终遵循“顺着文本的字面去阅读”的思想,但语言学科特别注重生活和艺术体验,而有的教师对文学作品解读相对肤浅,又迫于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时缺少对学生有效的阅

教学 | 例谈故事写作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 故事写作 实施策略故事是初中语文教材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作为课文出现的故事文本一共有28篇,体量巨大,涵盖了小说、寓言、神话、童话、笔记等多种体裁 作为必读书目推荐的1

教学 | 试论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在写作中的妙用

关键词 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 紧密融合 泾渭分明 反作用就文学写作而言,叙述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述方法,也是文学创作最基本的方式。就初中学生的写作而言,“叙述”是他们用的最早和最多的一种表达方式

教学 | 优雅:文学类写作的纯正底色

关键词 文学类作品 优雅 底色众所周知,大自然的“优雅”常常表现在灵动的一瞬:一抹迷人的晚霞,一泓澄澈的清泉,一片醉人的嫩红,一滴清凉的秋雨,一声悦耳的鸟鸣,一叶灵动的扁舟,一丛风中的芦苇,一只劲飞的

教材 | 在深度学习中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情景交融 文言合一 贬谪文学《小石潭记》,作为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围绕文言积累、词句涵泳、景物赏析等层面开展的教学往往容易止步于文境之外。面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这样一

教材 | 《百合花》“温情叙事”艺术三题

关键词 细节复现 叙事节奏 限知视角 第一人称叙述统编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安排了多篇诗歌和小说,组成“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就小说而言,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

教材 | 以群文阅读为径解读文本缝隙

关键词 文本缝隙 还原背景 还原意象 还原意图陈思和教授指出:“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你阅读文学名著,帮助你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作品所隐蔽的精髓之地。”只有掌握文本细读的能力,才能通过文

教材 | 生与死的撕裂

关键词 新批评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张力新批评理论最早发源于英国,并逐渐成为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一度攀上四五十年代美国文学批评的巅峰。由于脱离作者,脱离背景,新批评所倡导的立足文

教材 | 基于“吐槽”视角的韩愈《师说》再解读

关键词 《师说》 文本解读如今“吐槽”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通过吐槽表达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以“吐槽文化”的视角来看,《师说》也正是韩愈吐槽当时社会的文章,且《师说》是韩愈高水平的吐槽。这年韩愈

课改 | 江州司马“泣”中有深意

关键词 《琵琶行》 琵琶女 贬官 哭泣浔阳江头,贬谪卧病的白居易偶遇流落江湖的琵琶女,成就了名篇《琵琶行》。那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令人动容,一代大诗人为何能“座中哭泣”,且“泪湿青衫”

课改 | 任务驱动式学习课堂的评价原则

关键词 任务驱动学习 评价原则 语文素养 操作标准 优质经验学习过程情境化、学习导向任务化、学习载体项目化、学习内容和方式整合化等是新课程教学转型在外在表现上的几个重大变化。教学的转型与表现的变化意味

课改 | 文本解读中的概括与铺展思维

关键词 理解 文本意图 概括思维 铺展思维理解文本意图离不开概括思维和铺展思维。在阅读理解阶段,读者凭借联想触发,从语表层深入到意蕴层,既经历语段抽义、段落取精、章节理意、文篇归旨、书本摄魂逐级的概括

评价 | “定群”教“深度”学“探究”练

关键词 实用性 信息类 层级备考 阅读策略始于2020年,高考语文对现代文阅读开启了“新”的考查模式。为此,教育部考试中心还专门予以说明:“语文科创新考查理念,改进阅读能力考查设计,将原来的论述类、文

评价 | 诗回情境自登高楼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情境 思维 破题近四年来,新高考的诗歌鉴赏主观题备受教师关注,源于主观题的设置,显得“不合套路”——先看常规的主观题,以浙江卷为例,有“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20

拾贝 | 选点达面

关键词 《驿路梨花》 解读 选点教学“课堂教学能否尽快解决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思维, 关键在于‘突破点’的选择。”通常一整堂课由基础知识和课堂精讲两部分组成,这里的重点难点即课堂精讲部分,作为课堂的主

拾贝 | 让多媒介成为自我发展的工具

关键词 多媒介 媒介素养 自我发展人教版《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为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这是新版语文教材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的直接体现。在当下,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在“互联网+”的深入渗透下使得人们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