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这些都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展现了新中国的辉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周中孚的黄河国画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周中孚1911年出生于河南省修武县周庄村,本名泰和,字中孚,号黄丁老人。他1932年毕业于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回到河南开封后创办中原艺术专科学校,之后在焦作中学、洛阳中学、信阳师范学校、开封
幻象诗学 | 诗学和诗学美学:从幻象到幻指(三) 一、诗自体和美自体的本体论哲学意义当代世界著名诗学家马利坦的伟大在于,他对于诗的认知超越了过去的从属性,发现了诗的自我性、独立性、自主性,就是说,诗的自身就是它的存在的本质,诗的自身就是它的一切的意义
经典逸趣 | 《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意、情意与深意(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一个人读书越多,胸怀越是
黄河文化 | 杂花生树 冯杰先生的散文新作《鲤鱼拐弯儿》与其之前的散文作品相比,更加洒脱不羁了。全书分为上段风物、中段世相、下段地域,是为了凑成整个“鲤鱼拐”,其实分不分都好,不分也可以,就像北中原人吃鲤鱼,不分上段中段下段
作家专访 | 小说的魅力让我欲罢不能 赵文辉的小说我以前看得不多,后来完全是因为好奇他的经历,开始了解他的创作。之后,我们虽无深交,但毕竟渐渐熟络,而读一个熟人之作,和读一个陌生人之作,那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由这“读熟人之作”的感觉,我更进
比较文学 | 文学地理的建构:论沈从文的湘西和冯杰的“北中原” 摘要:文学地理是文学创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学地理的构建,作家创造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湖南作家沈从文一反同时代宏大叙事的潮流,用独具一格的笔法构建出美丽忧愁的湘西世界。在沈从文的启发下,
小说小评 | 论李凤群《大望》的老年书写 摘要:李凤群的小说《大望》以老年人为叙述对象,在困境假设的叙事策略下使得老人们落魄还乡,书写了老年群体的生存困境和人性困境。《大望》不仅在形而下的层面再现了当代老年群体的现实生存境况,而且在审恶历程中
流光飞影 | 电影《热辣滚烫》女性主体的觉醒叙事 摘要:讨论《热辣滚烫》本土化视角下的女性主体的觉醒,不仅可以直面影片的争议,也会赋予影片一个重要的解读视角,如位于电影核心的女性主体性追求。在此过程中,影片通过创造一种创伤性的情感体验,开启了女性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