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4年第14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4年第14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卷首语 | “以专融全”的“五育”融合何以可能?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新时代回答;“五育”融合则是相应的教育样态与路径,成为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人”的关键。“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评论 | 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德育建构

摘 要 物质丰裕的时代,教育发展必将也应当以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供给作为事业发展的基本逻辑,这样才能更好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德育建构,在内容上,应当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民

探索 | 学校落实“五育”融合的隐性课程之思

摘 要“五育”融合兼具三方面的价值内涵,强调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突破学科边界的教育内容和融合生活元素的教育过程,反映了新时期育人方式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关系性和生成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回归生活的

探索 | 校服文化蕴含的育人因素、德育价值及创新路径

摘 要 校服是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和集体荣誉感的外在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校服发展史,校服文化蕴含着三个育人因素:在传统与变革的交织中传承文化基因,实现知识育人;在社会与环境的影响

讲堂 | 关于“五育”融合的三个议题*

摘 要 “五育”融合作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已然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贴标签”式的应用以及对理念、目标及方法理解上的不足。在宏观层面探讨“五育”融合的理念与目标,“五育”融合并无统一

样本 | 德育,为美好生活奠基

江苏省如皋市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生活德育”作为核心理念,深耕教育沃土,致力打通学校德育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在如皋,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方沸腾的生活德育大舞台,孩子们在其中尽情演绎

样本 | 生活德育背景下的思政育人校本实践

摘 要 德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通过打造“躬实如初”学生成长系统、“四有好老师”团队以及

样本 | 实施“道德自育”,推动自主成长

摘 要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基于自主发展理论,着力培育学生的“道德自育能力”,即德性能自省、学习能自主、体质能自强、生活能自悦、劳动能自行。学校以文化为底色,建构“道德自育”场域;以重构为抓手,打造“

样本 | 游历研学,奔赴美好

摘 要 游历研学是我国传统游历教学和研学旅行的统称。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充分发挥游历研学在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提升能力、促进交往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发寒暑假游学卡,设计社会生活、民俗体验、红色寻访项目

样本 | “和合文化”指引下的学校立人教育实践

摘 要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小学在“和合文化”的指引下积极践行“合立教育”,追求“合天”有经历、“合地”求互利、“合人”相激励、“合己”生动力,探寻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努力在体验中立人、在整合中共生、在交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