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2024年第17期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4年第17期

半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中国德育》(MoralEducationChina,MEC)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近年来,《中国德育》秉持“大德育、主题化、低重心、高品质”的办刊方针,紧扣德育研究和工作的关键点和热难点,以报告事实、交流思想和分享做法为重点,迅速成为了德育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常设栏目有时事政策、特别策划、思想前沿、区域报道、第一现场、明德讲堂、感动人物、教育评论和专家答疑等。目前,《中国德育》正全面提升刊物质量,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全力打造品牌论坛,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形成“纸质媒体+网络平台+品牌论坛+创新基地+图书策划”的全媒体格局。

目录

评论 | 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着力点

摘 要国家安全教育是提升全民国家安全素养、维护社会稳定和构筑国家安全屏障的长远之策。厘清国家安全教育目标,统整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和丰富国家安全教育方式,是新时代各级各类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在学

探索 | 中小学德育主任发展支持的思考与建议

摘 要在中小学德育主任视角基础上,辅以班主任视角和校长视角,通过调研综合了解学校德育主任基本情况、现实状态、发展期待等,发现三个群体对德育主任核心工作的认识较为统一,但对其专业培训方向认识有差异;事务

探索 | 耻感作为信号及其德育运用

摘 要将耻感看作信号能够优化人们对耻感的认知,更好地发挥耻感的德育价值。耻感信号的传播过程可概括为“自我—他人—自我”,其中自我良心是信号产生的根源,信号可在他人处得到中转,最后个体出于对自我价值的维

样本 | 深耕劳动实践课 赋能学生成长路

摘 要湖北省十堰市郧阳思源实验学校立足校情,探索实施“劳动+基地+数字”的“劳动+”课程体系,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彰显劳动教育的深度;通过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升劳动教育的亮度;通过走进企业工厂,拓宽

样本 | “四全融合”劳动教育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当前,乡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中学生主动参与‘劳’的不足已成为劳动教育体系建构与实施进程中一个亟须应对的挑战。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联和吴汉小学积极探索构建“四全融合”劳动教育体

样本 | 家校社协同模式下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化与革新,劳动教育已逐渐演变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在促进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在这一框架下,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司其职又相

样本 | 品正文化,在师生心底播下公正清廉的种子

摘 要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秉持“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理念,围绕中华文化中的“正”字,提出了“品正文化”理念。近年来,学校构建并完善了家国情怀、清廉教育、志愿活动三大核心支撑,提炼出“忠诚、干净、担当”三

第一线 | 学校治理理念下家校协同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 要针对家庭教育和家校协同中存在的家校双方认知冲突、态度冲突、问题处理冲突以及家长委员会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改革学校评价机制、优化校内培训体系、完

第一线 | 小初衔接视角下小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

摘 要政治认同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与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有相同要义,且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与初中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都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上有重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