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常态化诊改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当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实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不仅是国家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
现代产业学院专题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逻辑、困境与路径选择 摘 要 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实现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是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议题。当前,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数字技术支撑下的课程设置动态适应性不强
现代产业学院专题 | 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投入、产出和效益探析 摘 要 现代产业学院是教育资源市场化配置和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基于经济学中的产业关联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现代产业学院的投入具有递增性、直接性、超前性、前移性等特征,现代产业学院的产出是系统培养一定
现代产业学院专题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高职“三项融合、五位协同”产业学院构建 摘 要 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抓手和途径。从规划筹备阶段、试运行阶段、全面推行阶段着手,构建了涵盖“政校企协”融合、新型应用技术与教育方法融合、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融合,以及“431”培育模式协同
办学与管理 | 从层次到类型:中高本衔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实施中高本衔接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路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招考方式(入口)、培养方式(过程)、评价方式(出口)三个环节入手,探索构建了聚焦类型化
办学与管理 | 基于职教集团的非遗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摘 要 非遗人才培养是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键。针对当前非遗人才创新培养面临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专业教师队伍力量不足、专业实训与产业脱节、专业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南
办学与管理 |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机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形成专业育人特色、丰富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创新专业协同育人方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遵循“德技并修”“利益相关
办学与管理 |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职业院校“三耦四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摘 要 技能型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1+X”证书含金量不高、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师资队伍建设供需失调、校企合作育人不深入等问
教师与团队 | 高职院校博士教师发展困境与超越 摘 要 引进或培养博士教师是高职院校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抓手。对X职业学院3名博士的扎根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博士教师缺乏有效学术资源支撑,学术能力发展不足;责任能力被放大,非学术能力发展机会较多;考
教师与团队 | 基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内涵特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主要途径,具有“师范性”“职业性”“专业性”的内涵特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传承“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建设有利于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
教师与团队 |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主力军,科学评估和准确把握其建设水平,有利于高质量推进“双高计划”建设。但目前缺乏并迫切需要能够对创新团队建设进行完整且系统评估的指标体系。基于C
德育与心理 | 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融合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 摘 要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融合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应有之意,是解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的实践诉求。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忽略人格培养、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与
德育与心理 | 高职学生家庭环境、心理健康与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 摘 要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及职业价值观量表对黑龙江省高职院校的96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职业价值观有显著影响;高职学生性别、年级的不同在心理健康与职业价
创业与就业 | 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地功能及其评价研究 摘 要 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地具有创业实践教育、创业孵化、创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四大功能。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湖北省高职院校23个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发挥效率进行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
创业与就业 | 高职院校挖掘毕业生就业岗位资源的内驱力研究 摘 要 相比职业培训机构,高职院校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资源挖掘工作在效率、深度及客户意识等方面面临挑战。以行政条块综合考核压力为主要驱动的高职院校和以追逐利润为主要驱动的职业培训机构,在岗位信息搜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