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迈向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强国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通过教育现代化
专题研究·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现实困境与路径指引 摘要: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蕴含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显著特征、本质要求、目标要求、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这些基本内涵构成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实践层面,职业教育
专题研究·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 中国式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时代意蕴、逻辑遵循与行动方略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支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为价值基点,以打造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为价值本质,以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为价值向度,积极嵌入社会主
专题研究·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意蕴与实践路向 摘要: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工艺技术教育、民族实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等五个发展阶段。时至今日,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呈现出特有的时代意蕴,即
专题研究·职业本科教育 |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状、问题与路径探索 摘要:文章以我国6所典型职业本科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从产业出发,有机融合产业链、人才链,确定职业本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
专题研究·职业本科教育 | 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出路 摘要:针对职业本科教育在科教融汇方面的现实困境,需要增强理念与标准的先进性、促进产教与科教的交融性、提高组织与机制的适应性、优化制度与激励的指向性。通过打造科教融汇“双师型”教师队伍,搭建高质量科教融
区域聚焦 | 天津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具有服务与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明特点,构建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结构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对天津市2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
区域聚焦 | 基于专业群建设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研究 摘要:从“专业”到“专业群”,必然伴随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基于专业群建设的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应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专业群组群逻辑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职教管理 | 场域理论视角下校企协同育人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摘要:场域理论视角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多场域自主互动化过程。但在实际的育人过程中,校企协同育人存在场域定位偏差、角色定位模糊、资本悬殊等困境。据此分析,职业院校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需要通过明确场域定位
职教改革与发展 | 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摘要: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的背景下,运用倡导联盟框架理论,结合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特征,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动因进行分析。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各阶段,通过将政策注意力与政策子
师资培养 | 中职制造类专业学生学习投入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 摘要:我国制造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面临人才紧缺的发展困境,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任务。研究以10省、自治区、直辖市83所中职学校10 608名制造类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相关量表
师资培养 | 基于区块链思维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模型构建研究 摘要:区块链是一种数字分布式、去中心化、点对点共享账本的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个社会经济大趋势的颠覆性技术。借鉴教育区块链的共识共享思维、自主创新思维、协同合作思维,从体制、应用、交易、数据等层面构建职业
课程与教学 | OBE理念下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资源建设机制探究 摘要:基于OBE理念,探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逻辑。提出五个建设步骤:修订课程标准,优化教材结构;双师合力,共建理实资源;制定建设标准,实施评估督导;延伸相关课程,促推知识升级;优化评估反馈,
课程与教学 |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体系滞后、
比较与借鉴 | 芬兰职业教育体系公平发展研究 摘要:芬兰注重职业教育源于其早先的工业文化传统,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被视为关系到教育和培训的效率及个人平等的关键因素。文章从社会生产的需要、坚实基础教育知识、完整的资格认证制度、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