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导读 在世界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著名符号。人们对它的想象一般是这样一幅朦胧景象:驮着丝绸、瓷器等贵重物品的骆驼商队穿行于尘土飞扬的沙漠中,在中国与罗马之间络绎不绝。可现实情况与此大相径庭,比这幅景象复
视点 | 丝绸之路不是一条路,而是一张网 几乎人人都知道丝绸之路,并将之视为一个充满自豪感的概念。但大多数人习惯不求甚解,脑子里一堆名词,却未必说得出个所以然。“丝绸之路”也是这样,要是在路上逮一百个人问具体路线,可能没一个人能答出个大概。当
视点 | 关于丝绸之路,我们有很多误解 一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所以查中国的古籍,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词的。187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
视点 | 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 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千辛万苦归来,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博望”,取其“广博瞻望”之意。张骞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从他开始,中国人通过丝绸之路博望世界。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世
视点 | 从考古角度看丝绸之路 从古代中国通往亚欧大陆各地曾经有多条“丝绸之路”,其中以“沙漠丝绸之路”最为著名。这些路线早已淹没于地下、水下,今天人们的认知主要依据考古发现的“点”,结合文献记载,再连接成“线”。丝绸之路主要是外传
视点 | 丝绸之路塑造的世界 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叶氏讲座教授张信刚做客北大博雅讲坛,围绕其新著《丝路文明十五讲》,为我们讲述了这条见证了数千年人类各文明交流、融合与传播历史的路线,带领我们共同探究丝绸之路如何塑造了
视点 | 丝绸的前世今生 丝绸究竟是什么?丝绸作为昂贵的货物沿着丝绸之路从古代中国来到了西方世界,人们对丝绸的热爱和渴望促进了亚洲、欧洲、大西洋沿岸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丝绸作为一种高档布料,常用作私人物品,它记录了使用者人生中
视点 | 张骞如何用一双脚改变世界 张骞的探险汉朝初期国力较弱,到汉武帝时则已有了足够的实力。汉武帝从投降过来的匈奴人口中听到一个重要信息。以前有个叫月氏的部落,一度非常强大,后来被匈奴击败,单于杀了月氏王,用颅骨做了个酒杯。月氏战败后
大学之大 | 大学给了我一生中最充裕的自由时间 在上世纪的最后一年,令人厌烦的中学的大门终于在我们身后关上了。我们勉强通过了结业考试——究竟我们从数学、物理和经院哲学中学到些什么?——很荣幸地穿上庄重的黑礼服,聆听校长激昂慷慨的演说,说我们已长大成
大学之大 | 换一种方式学习 我在西南联大学习的时候,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自由度。讲什么、怎么讲全由教师自己掌握。比如中国通史,那是全校的公共必修课,听课的人多,分两个班,钱穆、雷海宗两位先生各教一班,各有一
大学之大 | 大学毕业生开始放弃保研 读研曾是年轻人深信的上岸通道之一。2024年,连年大涨的考研人数首次下降,有消息称,新一年的报名考研人数将跌破400万大关。眼下,一些获得保研资格的大学应届生决定放弃得之不易的保研名额。年轻人对于读研
美育 | 二月兰 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制胜,每到春天,
美育 | 冬日的乌斯 冬季第一场雪过后,我独自爬上毕勒古泰山顶,向四处瞭望。空旷的天空下,西日嘎丘陵草原无遮无拦地展现在我眼前。我不顾快被白光刺伤的眼睛,沉浸在无言的喜悦中不能自拔。远处的山和近处的山在我视线里连成一片,没
美育 | 空间的美感 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
美育 | 武则天金简 简流行于唐五代时期,是用来祈福禳灾的信物,多系帝王之物,按质地分有金、银、铜、玉等,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武则天金简是中国已发现的唯一金简,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公元700年,七月七日“乞巧”日
美育 |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花瓣纹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花瓣纹彩陶器。花瓣纹是根据其形态所命名,为典型的几何纹饰,主要运用等分、对应、反复、连续等手法,把点线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幅优美有致的图形。花瓣纹的构图方式已经很接近现代,
美育 | 南宋·六祖斫竹图 南宋 梁楷 六祖斫竹图 绢本墨笔 73cm×31.8cm 现存日本东京博物馆此图作者是南宋梁楷,山东东平人,曾为宫廷画家。其人嗜酒成性,但画技不凡,绘画题材甚广,无所不能。曾将皇上所赐金带挂于院中,不
美育 | 人为什么接受教育 太平洋上的孤岛,从来没有人去过,那里一样有日落日出,一样有花开花落,一样有春夏秋冬,那个世界,我们没见过,我们脑子里面就没有它。今天能照相了,我们才晓得黑洞里是什么,我们的宇宙知识多了一大块。所有我们
美育 | 对待一扇窗的态度 装修房子的时候,我到林口卖古董家具的店买了几扇清朝的门窗,请木工把窗花的部分拆下来,镶嵌在新家的门窗上。为我们装修的木匠是台北一流的师傅,任何精细的家具都难不倒他。当他看到那些清朝的古门窗时,也忍不住
美育 | 迟疑不决最累人 疲劳大部分是由烦恼而来,而烦恼是可用较为高明的人生哲学和较多的精神纪律来免除的。把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烦恼,在需要应付的时间以外,置之脑后。在适当的时间思索一件事情,而不在任何时间胡思乱想:培养这么一副有
美育 | 用规则影响他人 在很多情况下,说服他人都很难,强迫他人的效果更不理想。更好的方式是依靠规则,让别人自愿去做。例如,如何解决人们在街头乱扔烟头的问题?除了道德引导和惩戒,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英国某镇的做法提供了新思路。这
美育 | 人生需要陌生感 陌生感就是人的局限。假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这个小宇宙里有他成长过程中建立的三观和认知,那么这个小宇宙的边界,就是他的局限所在。大部分人躲在自己的小宇宙里不愿意出来,那里坚固、安全,使人自信;只有
美育 | 老人 经过观察,我发觉老人可分两种。一种到了八九十岁,凡事都已看开,性格豁达乐观,什么都能包涵容忍,一切都无所谓。简直有御风而行的逍遥潇洒,衣食住行均随和之至,钱财更是身外物,除必需品之外,均布施亲友,平日
美育 | 与美游戏 席勒是西方哲学界在美学领域的一位重要学者,他的思想可用“与美游戏”来形容。人经常会觉得自己的一生受到限制,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社交、职业……好像没有其他可能性,由此产生抑郁,而人生具有多种可能性
美育 | 不要怕,不要慌 我的外婆是一个农村老太太,没读过什么书,一生清苦。她生病以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对死亡有着一种特别的豁达。有时候半夜病痛发作,明明很疼,她却说:“我不怕,反正就算死了,我也是死在自己家的床上。”去世的
美育 | 傍晚独步 傍晚在小径上漫步,令人神清气爽。小径并不会令人小兴奋或激动,它毫无振聋发聩的作用,但能安抚人的心绪与灵魂,令人获得安宁。在此地,我感受到虔诚、信任与纯真。像我这样保守、浪漫、幼稚的诗人,爱极了这以手收
生涯 | 天才究竟是什么样的 在遇到真正的天才之前,我们都无法想象他们有多么聪明。下面,我以钢琴家霍洛维茨为例,说说天才究竟是什么样的。1903年,霍洛维茨出生于俄国的基辅(今乌克兰的首都)。他从未参加过钢琴比赛,这让人觉得不像个
生涯 | 愿你永远不会与美好决裂 一每年的母亲节,很多人例行在朋友圈刷起各种感谢妈妈的话。感谢妈妈为自己奉献,牺牲了她自己的青春什么的。这也许没错,可是或许母亲需要的不只是一句轻飘飘的感谢,她们更希望被理解。我想起我的母亲。多年来我对
生涯 | 鲁迅的深度无人可比 我是顽固的挺鲁派。从初中到今日,始终如此。我最近特别高兴读到一些极不相同的人如吴冠中、周汝昌、徐梵澄、顾随等都从不同方面认同鲁迅而不认同周作人、胡适。这些人都是认真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并非左翼作家和激进
通识 | 主场优势,真的有吗?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定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别具特色、整齐划一的助威声,是主队取得比赛好成绩的重要因素。球迷真的是主场优势的“法宝”吗?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地想用科学证明,而空场比赛为他们提供了契机。其实,
通识 |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给你三秒钟,准确说出电视剧《武林外传》中,一个月只挣二钱银子的小郭欠佟掌柜多少钱?没错,四十八两七钱!但在看剧的时候,我们对这里面的“四十八两”“七钱”都缺少一个明确的概念。那么问题来了,古时候的“一
通识 | 你真的打算养只猫? 养猫可以改变人的性格。不是因为养猫能培养人的责任心,而是因为猫会把一种名叫弓形虫的寄生虫传染给主人。你听说过弓形虫吗?估计没有。对于一种寄生虫来说,不被寄主发现就是它最大的胜利。从这个角度看,弓形虫是
教与学 | 一位父亲的教育选择 白卷和33分蔡朝阳,家住绍兴,人称“麻辣语文教师”,曾和朋友合著《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引发轰动。但当他的儿子菜虫面临小学择校时,他思虑再三,还是选择让儿子上公办小学。原因有三:首先,读公
教与学 | 反拖堂作战 中学四年级时,教我们物理的是一位校内出名的好好先生。他讲学其实相当有条理和动听,可当时我们是女校,整班女生都“怕”物理,上课时总是敷衍塞责,老师看在眼里,闷在心头,却始终忍气吞声,由着我们打瞌睡、传字
教与学 | 县城中学的心理老师 我发现一个关于孩子的恐怖数据——现在每七个中小学生里,就有一个人有抑郁风险。尤其在西部、农村地区,风险会更高。这份数据来自《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数据显示,在10-16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