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设的逻辑探寻 2022年4月20日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法第43条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吸纳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评价,并及时
改革前瞻 | 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历史演进、当下构建及逻辑发展 摘 要 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主要经历了考工升级、工人考核、职业资格和多元化评价四个发展阶段,单个阶段特有属性明显,整体演进呈现衔接性、发展性、多元性。遵循国家的职业分类,依据常态化修订的职业技能标准,
改革前瞻 | 基于证据的职业技能评价方法有效性框架构建 摘 要 借鉴语言测试的AUA测试框架,以信度理论和整体效度观为理论基础,运用修正式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33项三级指标的职业技能评价方法有效性框架。研究发现:信度、效度是职业
改革前瞻 | 职教改革中的技能评价方式研究 摘 要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技能评价的效度是影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质量的重要因素。以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平台,选择养老服务技能赛项,运用COM
创新视域 | 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核心内涵、逻辑主线与实践审视 摘 要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同时也是衡量和评判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新时代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核心内涵应包含: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现代经济体
创新视域 | 共同富裕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价值、困境和策略 摘 要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积极融入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文化、科技与人才支持。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职业教育凭借技能输出与人才供给优
教育经济 | 我国高技能人才供给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摘 要 在“技能中国”建设背景下,高技能人才有效供给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当前面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构建基于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利用2008-2019年28个省
教育法学 | 新《职业教育法》下受教育者权利的企业保障义务 摘 要 2022年4月修订并生效的《职业教育法》,增加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规范,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化特征。经过类案分析后发现,在不构成劳动关系的职业教育纠纷中,企业对受教育者的权利保障有待深化。新修
教育法学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的现实需求、基本原则及推进思路 摘 要 保障高技能人才供给、协调多元主体利益关系、构建技能型社会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立法的现实需要。产教融合立法要坚持法制统一、问题导向、市场规则、民主立法
体制创新 | 论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的产业属性 摘 要 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是继校中厂、订单培养、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等之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组织形态,对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意义深远。产业属性是产业学院的特有属性,影响着教育属性的方向、技术属性的
农村教育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自信危机与价值重塑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过程中,带动民众技术就业、聚焦基础型职业培训、培养新型农商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新定位。然而,目前定位模糊、硬件不足、合作匮乏、特色消弭与队伍缺失等挑战客观存在,使得
国际比较 | 英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启示 摘 要 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其参与现代学徒制更加关注成本收益问题。基于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的调查数据,分析英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成本收益构成要素,从行业类别和学徒年龄两个方面分析雇主的
国际比较 |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何以有效? 摘 要 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从历史维度看,澳大利亚学徒制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传统阶段,包括移植融合期、改革创新期和调适转变期 在现代阶段,分为探索与建设期、完善
要目检索 | 全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要目检索(总第289期) 19827803    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执行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    朱德全    沈家乐    《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