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论大历史观下的改革开放叙事 【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历史的书写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大历史观,要坚持大历史观就应该运用正确的叙事范式与方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改革开放...
专题研究 | 五卅运动前后上海工人民族和阶级意识的双重变奏 【摘要】五卅运动前后,上海工人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演进并未遵循单一的线性逻辑,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制定的工运政策成为上海工人运动的风向标。在明确将帝国主义作为这一时期阶级斗争的主要对象后,中共多维度建构起反帝话语并在上海工人阶级中广泛宣传,使得...
专题研究 | 1923—1931年中共对东北工人的动员策略 【摘要】在中共革命的早期历程中,工人运动是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共在东北地区建立党组织后,相应采取多样化的策略方式,把工人发展为革命力量:从打入工人群体,建立团体化组织,到话语宣传和塑造工人阶级意识,再到利益满足,由经济诉求走向政治斗争。策略理...
专题研究 | “半敌后”困境:1941年豫皖苏根据地的国共摩擦 【摘要】1941年豫皖苏根据地的国共摩擦是皖南事变之后中共同国民党之间发生的一起重大军事冲突,摩擦后中共武装受到了仅次于皖南事变的重大损失。中共豫皖苏根据地的核心区位于淮北浍河与涡河之际的狭长地带,三面为日军包围,一面面向国民党军,被邓子恢...
专题研究 | 新中国初期中共灾荒救济话语的建构及其效应 【摘要】新中国初期,百废待兴却遭遇严重灾荒。在有限执政资源条件下,实施灾荒救济要面临综合性执政考验,灾民要吃饭,国家财政又主要依赖粮食,中共的应对措施及效果直接关乎政府信誉和国家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充分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领导优势,...
文献解读 | 毛泽东对商人参加统一战线的初始认识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于商人参加统一战线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排斥拒绝到团结联合的变化过程。1923年7月11日,毛泽东在《向导》周报发表《北京政变与商人》一文,高度评价商人的革命性,对商人在革命中发挥更大作用寄予了很高期待。该文实际上...
博硕新论 | 恽代英“封建”观考析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封建”政治术语急剧变化、快速普及的主要推动力。恽代英使用“封建”概念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共早期“封建”观蝶变的基本进程。在近代中国政治术语急剧转变的大环境中,尤其在马克思主义话语影响下,恽代英逐渐从政治制...
博硕新论 | 城市人民公社“共产风”探微 【摘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共产风”问题不仅存在于农村人民公社中,还在城市人民公社频频出现。其在城市人民公社中主要表现为无偿占有社员财产、任意平调劳动力、重积累轻消费、分配时严重平均主义、无偿占用国家财产等。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公社干部作...
史学考辨 | 收回汉口英租界两个问题的考证 【摘要】汉口英租界的收回与民众冲击有关。1927年1月,一三惨案发生当晚,民众在租界的游行是和平示威,但亦给英国人造成了威慑。1月4日和5日,民众对租界的冲击较大,英国人的恐惧感与日俱增。4日英国人把租界治安管理权交给了国民政府,5日中午前...
研究综述 | 2021年度中共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势下,2021年度中共党史研究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党史重要论述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文献著作出版、研究动态热点涌现、学科建设加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