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稿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增补情况研究之一 【摘 要】新修订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比原来增补120余篇。增补文稿主要是电报、批语、书信,此外还有少量的题词、命令、致谢信、贺电、国书及加写的文字、修改的文电等。增补文稿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有涉及西藏、进军新疆和新疆工作、国内经济工...
革命史论 | “另造一个民族党”:中共创建民权运动大同盟及其余波 【摘 要】1922年6月中共接受共产国际指示,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主要是与国民党合作的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共最初反对共产国际提议的加入国民党的合作方式,希望建立党外合作。在党外合作遭孙中山拒绝后,中共党内产生抛开国民党,“另造一个民族党”...
建设史论 | 从补充经费到全面援助:新疆安置上海青年经济问题再探 【摘 要】1963—1966年,新疆安置了近10万名上海青年,其经费是安置工作的重要保证。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均编制了比较完备的经费,但因安置及巩固工作涉及面广,经费不足等问题仍长期存在。因此,当新疆在安置上海青年时,作为青年输出地的上海也为新...
改革史论 | 逃港问题应对与广东改革开放的启动 【摘 要】逃港现象是一个能够折射宏观体制和微观政策的复杂问题。它引起了上至中共最高领导人,中至地方负责人,下至基层干部群众的思考和实践。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调整基本的思想观念和具体的政策措施。“文革”结束之后,中共中央在这一问题上的宏观政策有...
粤港澳历史 | 新中国初期广东电影放映业改造探析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文教工具被列入国家和地区文化生态的总体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将电影放映从旧社会解放出来,使电影放映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并配合各项政治运动进行宣传教育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电影放映业进行改...
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 | 邓小平两赴中央汇报红七军工作探析 【摘 要】1929年12月3日,在完成百色起义准备后,邓小平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中共中央对邓小平的汇报予以高度肯定,任命他为红七军前委书记和政治委员。回到广西,邓小平在红七军(含红八军)实施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充分发动...
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 | 全面整顿与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思想的萌芽 【摘 要】1975年邓小平临危受命主持全面整顿,围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进行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强调中国“人口多”“还很穷、很落后”的具体国情,主张“路要靠自己走出来”;强调建设“四个现代化”,高度重视生产力的重要性;强调“科...
纪念邓小平诞辰120周年 | 邓小平与中美《八一七公报》的达成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初,受中美建交悬置问题、美国制定《与台湾关系法》和美国选举政治等因素的冲击,中美关系发展并不顺利。面对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的升温及其恶劣影响,邓小平在关键时刻阐述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指导中国在外交方面与美方进行了坚...
习仲勋研究 | 习仲勋长葛调查若干史事的考订和辨正 【摘 要】1961年4月,习仲勋赴河南长葛农村蹲点调查,核心任务是讨论和修改“农业六十条”。学界对这次调查的研究尚存一些史事疑点和舛误。本文进一步澄清和明确了习仲勋进驻长葛的时间是4月10日,离开的时间在5月12日至16日之间。习仲勋在长葛...
学术争鸣 | 包惠僧是出席中共一大的广东代表 【摘 要】关于包惠僧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身份,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被作为正式代表并未受到质疑。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李达首次提出包惠僧是“列席代表”起,开始出现异议,先被中央领导人采信转而将包惠僧排除出中共一大代表,继而影响到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