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加强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 筑牢高技能人才培养根基 随着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定位由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向升学与就业并重。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肩负着为高职教育提供优质生源的重任,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专题 | 重新审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定位:中职教育发展转型的视角 摘 要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既具有教育公共性的价值诉求,也呈现出工具性的“奠基”作用。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程回应了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共性诉求;另一方面,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知识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专题 |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问题剖析与因应策略 摘 要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由知识传授向素养培养转型的现实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英语课程需超越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定位,拓展为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专题 | 中职历史课程实施的演进、困境与路径 摘 要 中职历史课程实施经历了从任意选修到选修再到必修的演进,课程标准的颁布尤其是作为国家事权的统编教材的编写与投入使用,使其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江苏省较早开启了中职历史课程教学实践,对其“经验”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专题 | 指向“经验获取”的中职语文课程内容建构与价值追求 摘 要 中职语文课程作为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新版中职语文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习者的“经验获取”,通过“专题+情境+综合实践”的方式整体建构知识学习经验、言语实践经验和社
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专题 |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 摘 要 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核心素养开展中职数学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中职教育整体性转型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夯实人才
办学与管理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功能效应、价值审思与优化空间 摘 要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
办学与管理 | 基于工作场景学习:价值意蕴、发展隐忧和未来向度 摘 要 基于工作场景的学习强调以工作情境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具备将学科知识与默会知识相融合的工具箱价值,还充当了现代福特制生产关系中的代理人角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并帮助学
德育与心理 | 中职学生心理弹性的裂变与聚升 摘 要 心理弹性作为积极心理品质,对中职生应对身份认同、留守经历及学业压力至关重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广东省6所中职学校1856名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并从“整体”与“比较”的视野解析。整体层面:第
教师与团队 | SECI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策略 摘 要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和创造与SECI理论中的知识创生的主体间关系以及知识创造螺旋过程具有一致性,因
教师与团队 | 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何以困难重重? 摘 要 职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是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形成“双师型”素质的重要举措。为规范教师企业实践过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文件。然而,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实际推行中仍存在重重困难导致难以有效
考核与评价 | 异化及其扬弃:职业教育学生增值评价的本体论视域转向 摘 要 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立足本体论视域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现状进行哲学反思,其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异化现象映射了本体论之认识论传统与人之生命实践要求的内在矛盾
考核与评价 | “五链融通”职业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价值判断、理论内核与实践路径 摘 要 构建职业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产教融合内涵和层次的需要。目前,职业本科院校内部保证体系存在缺失性、科学性、层次性等现实困境。鉴于此,通过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