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现代化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和方向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
改革前瞻 | 人才强国战略视域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内在逻辑、政策重心与实施路径 摘 要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支点,是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改革前瞻 | 技能人才德技并修的时代内涵、价值逻辑与培育路径 摘 要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打造一支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不仅是新发展格局下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同时还可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的基
改革前瞻 | 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提升的应然机理、现实挑战与案例经验 摘 要 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打造一支与其相匹配的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但实现此目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产业工人的技能进行全方位提升。当前,由于校企合作、师徒制、激励机制、公共
创新视域 | 与技能转型共生: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的实践审视 摘 要 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呈现出与技能转型相互影响的动态特征。面向技能转型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发展面临着劳动力技能结构从认知技能到非认知技能、从技术应用到技术驯化转型的时代语境。囿于职业教育课程与工作世界
创新视域 | 职业教育赋能“双减”的基本逻辑、多层意蕴与政策响应 摘 要 职业教育发展与“双减”政策的逻辑关联表现在教育一致性、政治互补性、文化相依性等方面,因此职业教育是推动“双减”改革的重要力量。而职业教育赋能“双减”具有多层意蕴,体现为观念层面增进职业教育功能
中职发展 |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化与泛专业化研究 摘 要 专业化与泛专业化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特征。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应坚持专业化发展,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竞争力;同时,为中等职业教育泛专业化发展提供适度空间,促进职普融通,正确处理好中等职业教
体制创新 | 我国“专升本”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模式、问题和对策 摘 要 专升本考试招生制度主要有统一招生、自主招生、单独招生和免试入学四种模式,但招生形式禁锢于传统的考试选才,对文化素质的恪守弱化了对职业技能的测量,综合素质评价定格为“一元区分”,招生自主权的下放
专业建设 | 自主与约束:职业院校专业调整的行动逻辑 摘 要 职业院校内设专业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类型、质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院校“每年调整1次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构建专业动态调
院校建设 | 高职学校教育功能现代化:历史、逻辑与未来 摘 要 教育功能的完善受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学校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等动力的推动。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背景,我国高职学校的教育功能既带有发达国家高中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普遍特征,又具有典型的中国改革发展
终身学习 | 论我国终身学习法的立法宗旨、立法思想与立法原则 摘 要 伴随终身学习法治化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制定国家层面终身学习法的诉求应运而生。我国终身学习法应遵循以学习权益为主导、保障公民的终身学习权,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建成迈向2050年的终身学习
国际比较 | 英国提升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探析 摘 要 职业教育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和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需
要目检索 | 全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要目检索(总第303期) 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承办19828208    论习近平关于“人才自主培养”重要论断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    方中雄    刘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