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从“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看职业教育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9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按照相关建设任务,立项的56所高水平
聚焦 行至中点:“双高计划”建设绩效分析 | 行至中点:“双高计划”建设绩效分析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要制度设计。为有序推进“双高计划”开展,保证
聚焦 行至中点:“双高计划”建设绩效分析 | “双高计划”绩效评价的时代价值、体系解析与发展展望 摘 要 作为推进“双高计划”实施的重要抓手,绩效评价承载着衔接“自上而下”的政策意图和“自下而上”院校推进的重要任务,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现有“双高计划”绩效评价体系应时而生,具有注
聚焦 行至中点:“双高计划”建设绩效分析 | “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怎么看”与“怎么办” 摘 要 从建设逻辑看,“双高计划”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制度安排,并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辅以具体的任务指标来强化所要达成的建设结果,旨在通过对未来高职院校应然状态的功能性解构和指标化描绘,引导各项目学校按照
聚焦 行至中点:“双高计划”建设绩效分析 |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摘 要 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浙江省入选的6所“双高计划”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公示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2020
专题 | 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不充分不均衡问题探析 摘 要 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作用下,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改革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但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充分不均衡问题依然严峻。以《2011-2019年国家教育经费统
专题 | 中职和普高对经济的贡献孰高孰低? 摘 要 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利用2008-2018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对经济回报的贡献。研究发现:就经济增长而言,中职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强,存
论坛 | 为何与何为:“普职分流”从《职业教育法》中的“消失” 摘 要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没有保留普职分流相关表述,这并非意味着普职分流政策的终结。普职分流是世界范围内建构教育体系的主流逻辑,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我国现阶段不会取消普职分流反而需要
调查 | 农户满意度视角下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 摘 要 利用陕西省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路径分析法与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对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仅有37.3%的被调查农户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总体状况
评析 | 从“十一五”到“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主题变迁与高质量发展展望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具有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回顾历史,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为切口,梳理自“十一五
视野 | 博洛尼亚进程中塞尔维亚职业教育体系:现状、路径与趋势 摘 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塞尔维亚的职业教育起源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时期,在博洛尼亚进程中运用学历文凭工具、国家资格工具、学分互任工具,构建起纵横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推行职业指导、双重教育、双重研究
史话 |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早期主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其职业教育思想至今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可从历史基础、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三方面进行探讨,其基本内涵包括职业教育
史话 | 从陶行知“生活教育”视角看高职劳动教育困境的三维超越 摘 要 劳动教育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决定着高职教育对象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从陶行知生活教育视角审视我国高职劳动教育“缺位”“缺课”和“缺时”问题,以生活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