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做好产业资源转化,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业已成为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核心要素。产教融合是产业和教育的合作融通,是指生
本刊特稿 | 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精神 打造职教合作标杆项目 摘要:自2019年3月在非洲建成第一个鲁班工坊以来,非洲鲁班工坊建设致力于打造中非职教合作标杆项目,取得了卓越成绩。鲁班工坊合作项目由点到面且布局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对接需求且与合作国产业高度契合,服务
专题研究·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 | 基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理念的中医药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路径构建研究 摘要:立足中医药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现实需要和难点,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中医药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四体系四载体”的路径,即以中医药科普基地为载体,构建扩大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
专题研究·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 |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以大数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为例,探索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改革。通过设计实施基于企业真实工程的教学项目,引导学生从项目规划、数据获取、清洗整理、分析挖掘到结
专题研究·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 | 基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摘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载体。结合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的建设需求,引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
专题研究·产教融合 | 产教融合赋能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逻辑理路、行动框架与提升路径 摘要: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发展需要产教融合对其深度赋能。其逻辑理路体现为:以集群优势理论和社会生产分工论为支撑的必然性依据、产教双方及社会系统价值链全面增进的应然性价值要求、专业体系适应性发展的实然性
专题研究·产教融合 | 教育强国视域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的动因、旨归与进路 摘要: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社会适应性有待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尚有欠缺、产学研持久深度融合不足和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亟需完善等问题。在教育强国视域下,可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题研究·中等职业教育 | 省域中职教研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教研是促进教师职后发展的有力途径,也是新时期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生诉求。当前,广西中职教研在教师、课程、学校三个层面体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迎来中职公共基础课得到重视、中职基础性作用被强化两大政
专题研究·中等职业教育 | 智能化时代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挑战、特殊定位与应对策略 摘要:智能化时代知识更新加快、劳动就业结构发生改变、中等技能劳动力需求下降,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生态等方面面临挑战。中等职业教育需坚定职业性、基础性、融通性三重属性,在
职教改革与发展 |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演进特征、问题与建议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和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基于PDCA循环理论和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建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NVivo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46份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分析。研究
职教改革与发展 | 我国特殊职业教育“残健融合”育人模式的实践进路 摘要:“残健融合”是当前特殊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新亮点,不仅能助力残障人自身的赋权增能,还能促进残障人就业创业,为社会提供劳动力。2022年特殊教育类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特殊职业教育
课程与教学 |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堂改革与探索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相继发布和使用,对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及改革具有指引和示范作用。文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主线,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底色,理解、贯彻课
比较与借鉴 | 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现状、挑战与推进路径 摘要: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公共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形势下,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创新型经济发展、人口危机显现和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基于此,俄罗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
比较与借鉴 | 英美澳生涯教育的改革动向与价值旨归 摘要:生涯教育是为个体未来就业与生活做准备的适切策略,也是应对未来社会风险和全球变革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英美澳近年的政策文本内容,界定生涯教育改革主体、改革实施、改革评估,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以考量各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