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力荐 | 老牛的咏叹调 颜店庙会,又被称为“滋阳庙会”,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赶赴而来。今年的三月三,清晨的雾气特别重,太阳都快升到头顶了,雾气还未散去。我正在西屋的牛舍里无聊地咀嚼着,突然被用袖口抹着眼泪匆匆走来的老主人牵了出去。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主编力荐 | 一唱三叹的离歌 咏叹调,又称抒情调,以表现强烈情感见长,表演形式是个人独唱。当然,在《老牛的咏叹调》里,抒情者是一头牛。这头牛已经老了,在热闹的三月三庙会日,由它同样年迈的老主人牵着,送去卖掉,然后由买主牵去屠宰场。那条二十六年前从集市通向主人家的道路,如...
实力作家文本 | 城里的土地 在老家时,左邻右舍平辈的喊她四嫂子,小一辈的喊她四婶子;如今,到了省城儿子家,小区内和她一样带孩子的喊她大宝奶奶。其实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凤霞。自从老伴走了以后,几乎没人叫她这个名字了。至于名字不名字的,到了这个年纪,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实力作家文本 | 沸腾的铝水 寒假刚过完不久,大林茂中心初中的校园一片萧瑟。 这里没有围墙,四周都是灰茫茫的田野。操场边上站着两行光秃秃的钻天杨,偶尔会有几只喜鹊飞落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闹上一会儿。除此之外,到处都静悄悄的。你知道,朗读课向来都安排在清晨,而现在已近中午,...
实力作家文本 | 驻岛人 一 志明读完初中就不想再上学了,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他对父亲说,想跟父亲一起出远海。父亲知道出海十分辛苦,又很危险,说:“出海苦得很,风大浪大,晕船就有你受的了。”志明说:“多大的苦我都不怕,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志明的爷爷也是个...
先锋工坊 | 复印员之死 1 一天早上,东方管理咨询中心的复印员老张被发现死在了工作间里。他的同事老赵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身体像平时一样倾靠在复印机上,复印机上盖高高翘起,就像是一把尚未合拢的铡刀。奇怪的是,老张的身体只剩下肩以上和腰以下的部分,胸腹部不知所踪,而剩下...
新市民小说 | 不会说谎的苟震 快下班时,吕丽给苟震发了条微信消息。 吕丽说,下班有空没?一个闺密约我去打麻将,一起去吧。 苟震说,你们去吧,我不去了。后面跟着一个微笑的表情。 自从去年离婚后,吕丽很少联系苟震,但只要联系,苟震一般都不会拒绝。吕丽不知道苟震不去的原因,就...
新市民小说 | 绿萝 一 绿萝去找晴川是六月的一个下午。她脖子上围着一条跟天气不太相称的红丝巾,坐在火车靠窗的座位上,眼看着连绵的群山在窗外匆匆逝去。从张庄矿校到济南只需两个小时,绿萝躺在学校宿舍的窄床上想象济南时却感觉像隔着一个世纪。此时想到晴川正在那里等着她...
新市民小说 | 离岗休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五点还不到,就再也睡不着了。 他去卫生间,秋风从22层高的窗口吹进来,扑打在他赤裸的后背上,有了几分凉意。楼下草丛里蟋蟀的鸣叫声随风而至。那些蟋蟀已经到了暮年,没命地喊叫,声...
民间格调 | 花臭 货郎有小半年没有来了。阿明想,他一定是被什么棘手的事缠住了,而且一定是大事。奶奶在的时候,货郎总是超不过一个月便会出现在那颜镇,给阿明和奶奶留下些食物以及一些生活用品。货郎也不在那颜镇久留,只是用瓢从堂屋水缸里舀半瓢凉水,咕咚咕咚灌进肚里,...
民间格调 | 沂河女人三题 铰花娘娘 镇子上,出过不少的能人,别人按下不说,咱只说那铰花娘娘。铰花娘娘名曰牵牛花,不知是艺名,还是幼名。这并不重要。 铰花娘娘在小镇上铰花的手艺有口皆碑,人们对其皆竖大拇指。 她十六岁就嫁给了直杠叔。她的模样长得真正称得上首屈一指:修长...
视界 | 存在的迷雾与追寻 回看格非以往的小说,对于存在境遇的永恒追问几乎是其一以贯之的核心命题。社会的变迁从未停滞,格非对于人类存在意义的追问也未曾停止。从生机勃发又喧嚣嘈杂的上世纪80年代到高歌猛进又欲望漫溢的90年代再到功利化泛滥的21世纪,中国社会始终不缺少悲...
视界 | 二月二也是年 小时候喜欢过年,总嫌年的时间太短,即使把过年的时间延长至整整一个正月,也还是感觉不过瘾,贪玩的心始终收不回来,常常沉浸在过年的氛围里不能自拔。直到过了二月二,才认为年过完了,那颗玩野了的心才开始收敛。其实,若按农历,二月二是春节和元宵节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