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推动职普分流政策向探索高适应性职普融通实践转型 在较长时期内我国通过“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政策引导有升学意愿的初中毕业生按一定比例分别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或者普通高中学校,实现了中等教育阶段的“职普分流”。当前,职普分流面临诸多异议,但由此衍生出的问题并
聚焦 职普协调发展:国际经验与国内趋势 | 职普协调发展: 国际经验与国内趋势 2022年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职普协调发展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拓宽
聚焦 职普协调发展:国际经验与国内趋势 | 高中阶段普职比变动规律及未来20年趋势预测:生源的视角 摘 要 通过对高中阶段生源总量与普职比变动规律的把握,预测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对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2011-2021年高中阶段教育数据特征表现为:普通高中的学位量、办学
聚焦 职普协调发展:国际经验与国内趋势 | 高中阶段合理职普比的确定:国际比较的视角 摘 要 高中阶段合理职普比的确定是我国当下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以国际比较为研究视角,梳理世界部分区域、经济体职普结构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经验,基于OECD国家2010-2020年数据探究这种变化
专题 | 职业本科分类招生制度改革的动态跟踪和系统调试 摘 要 基于职业本科分类招生制度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围绕职业本科招生制度进行调研,发现社会大众对职业本科招生胜任力持保留态度;管理者、考生、教师和家长分别以“主动推进”“裹挟前
专题 | 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感知正义研究 摘 要 作为建设职普融通“双轨”评价体系的关键一维,职业教育高考不仅需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更要让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教育评价改革所带来的公平正义。通过对1019名职业教育高考考生的调查数据进行分
论坛 |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要素框架和路径选择 摘 要 高质量建设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应然所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一种省部共建助力赋能、根植区域产业特色、优化校企治理结构的组织。产业学院
评析 | 职业教育真的会加剧社会阶层固化吗? 摘 要 职业教育在促进我国社会结构合理流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检验职业教育是否会加剧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研究发现,职业教育与非职
评析 | 职业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贡献力评价研究 摘 要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向上纵向贯通的关键一环,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为全面分析和评价我国职业本科院校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服务贡献力,运用数据包
区域 | 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实践 摘 要 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技术应用人才供给的现实要求,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存在社会认知与政府政策
视野 | 欧洲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念框架、变化轨迹与未来设想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职业教育在概念、制度以及经济、社会、技术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为了考察不同时期欧洲职业教育的变化趋势,在认识论或教育学、教育体系、社会经济或劳动
史话 | 民国时期私立院校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摘 要 中国的私立院校诞生于清朝晚期,随着中西交流日益密切,具有近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先后在大江南北出现。中华三育研究社将培育职业技术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方向,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育人体系,确立了半工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