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职教 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教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支撑力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2023年,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
教育家精神专题 | 论教育家精神的主要特质、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 摘 要 职教领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具有鲜明的教育家精神特质。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阐释,对2010年以来的职教领域2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进行分析,将他们身上彰显的精神品质凝练概括为:
教育家精神专题 |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摘 要 从信念、道德、学识、态度、情感和境界六个维度来看,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体现为国家工匠的培养理想、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教育智慧与个性化教学、学习态度与创新实践、仁爱精神与学生关怀、
教育家精神专题 | 班墨教育家精神的主要特质、生成机理与当代价值 摘 要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扎根于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其中传统职业教育领域展现了教育家精神的原初形态。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鼻祖,鲁班和墨子身上具有行为世范的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求是创新的育
办学与管理 |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价值、难点与路径 摘 要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符合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特点,可为学生深度学习创建基础平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新型劳动者。学生是深度学习的主体,数字教材实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难点在于开发边界不清晰、难以有效
办学与管理 | 基于类型教育定位的中职语文统编教材特色分析 摘 要 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统编教材基于类型教育定位编写,具有以下特色:基于中职属性,统筹设计教学模块,突出职业教育育人导向;创
办学与管理 | 坚守与超越:中职语文统编教材适用性的价值归因与表现 摘 要 中职语文统编教材的体例、选文和具体内容在不断的守正与创新矛盾转化中渐趋完善成型。该套教材呼应了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强化了体现语文学科本质的内容设计,突出了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在语文教材
课程与教学 |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 摘 要 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高职供应链运营专业为例,研究发现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内容“广”、要求“高”、设施“差”、师资“弱”和
课程与教学 |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支架式教学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呈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对象上的针对性、内容上的适切性、设置上的及时性、评价的即时性等特点。支架式教学主要包括搭建支架、进
教法与学法 | 职普融通背景下中职生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及其对心智游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 职普融通背景下,理清中职生自主学习动机对心智游移的影响,以及执行功能与毅力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提升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江苏省4所中等职业学校729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自
教法与学法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职院校STEM学习管理系统评估 摘 要 为解决传统STEM教育系统存在的功能不完善、用户端体验不佳、设备性能不支持、系统安防不成熟的问题,江苏省在高职院校推行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学习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知识存储模块、学生学习模块、教师
德育与心理 | 中职学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中职学生的专业承诺是对中职学生专业学习行为的心理状态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体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G市中职学校1~3年级8703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学生专业承
德育与心理 | 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的类型、归因及治理对策 摘 要 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实体调研发现,我国县域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现象有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三种类型。分层化的教育分流机制、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情感匮